管理员 站长
  
威望19246
金钱73222
贡献18878
管理员 站长
  
威望19246
金钱73222
贡献18878
|
书籍辅文的编写(一) (2014-04-23 17:47:05)转载▼
标签: 图书编辑 辅文编写 文化 分类: 新闻出版
【博主按】中国编辑学会图书编辑学专业委员会正在编写《图书编辑手册》,本人领受了其中一章《书籍辅文》的编写任务。在世界读书日之际,先在本人博客上征求读者特别是图书编辑的意见,真诚欢迎指正。
第四章 书籍辅文
本章内容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图书书名页》(GB/T 12450—2001)、《图书在版编目数据》(GB/T 12451—2001)、《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普通图书著录规则》(GB/T 3792·2—2006)、《中国标准书号》(GB/T 5795—2006)、《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GB/T 788—1999)等编写。凡是国家标准对书籍辅文有要求的内容,本章都将充分体现,因为这些标准是必须认真执行的。?
第一节 概 述
一、辅文的组成 ?
书籍由正文和辅文组成。辅文是正文的辅助材料,是书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辅文的种类较多:按功能归类,分为识别性辅文、评介性辅文和检索性辅文;按编排位置归类,分为正文前辅文、正文中辅文、正文后辅文和封面辅文。?
(1) 识别性辅文 主要是指封面文字和书名页文字。封面文字包括图书的面封(亦称封一)、护封、书脊、底封(亦称封四)应设置的文字。书名页指图书正文之前载有完整书名信息的书页,包括主书名页和附书名页。内容包括:书名、作者、出版者、发行者、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书号、版本记录、出版责任人记录、载体形态记录、印刷发行记录,以及关于丛书、多卷书、翻译书、多语种书、会议录等的信息。?
(2) 评介性辅文 包括:宣传语(常见于社科、文学类书籍,多设置在封面、腰封、封套、前勒口、后勒口等位置)、作者简介、内容提要、序(自序、他序、代序)、前言、编辑说明、出版说明、凡例、注释、附录、参考文献、跋、后记和编后等。?
(3) 检索性辅文 包括:目录、索引、书眉、符号表和检字表等。?
(4) 正文前辅文 包括:书名页、题词页、献词页、作者简介、内容提要、序、前言、出版说明、再版说明、凡例、符号表和目录页等。?
(5) 正文中辅文 包括:书眉、按语、脚注、夹注、图注、表注和批注等。?
(6) 正文后辅文 包括:文后注、参考文献、附录、索引、后记、编后、跋和勘误表等。
(7) 封面辅文 包括设置在封一、封四、护封、腰封、封套、前勒口、后勒口等上面的文字。
在一本书内,并不需要辅文的种类齐全。辅文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可以根据不同书籍的需要,灵活变通运用。但是,有些辅文是各类书籍所必须具备的,并且这些辅文已经程式化,有的已定为国家标准,则必须遵照执行。?
二、辅文的作用 ?
辅文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图书的完整性,强化图书的功能,指导购买与阅读,利于检索查考等。?
(1) 识别性辅文 封面、书名页记录的信息特别是书名、作者名、版别、版次等信息,对于读者验明图书正身,确定是否自己所需的书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评介性辅文 如内容提要、序、跋、前言、后记、编者的话和出版说明等,不仅介绍书籍的内容,而且还会交待出版该书的目的,评介书籍的优缺点,以及进行必要的技术性说明。这些对指导读者购买、阅读书籍,以及更好地发挥书籍应有的作用,具有重要作用。
(3) 检索性辅文 目录、索引等检索性辅文的功能,有助于读者快速地查阅到相关内容。
三、辅文的撰写 ?
对于已经程式化或有国家标准的辅文,要按照要求不走样地撰写。对于评介性的辅文,则提倡形式和风格的多样化,力求写得生动活泼,但是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书籍的内容、倾向和成就作出正确的评价。?
(2) 实事求是,对书籍的优缺点不夸大,不缩小,符合书籍的实际情况,切忌吹捧和恭维。?
(3) 文字精练,用语恰当,表达准确,逻辑清晰,平易近人,吸引读者。?
审读和撰写辅文是书籍编辑工作的重要内容。?
有些辅文由作者撰写,再由编辑审定。作者对书稿熟悉,写起来比较方便。有些辅文由编辑撰写,他们熟悉有关的标准和规范,容易达到要求。编辑在撰写有关辅文时,可以结合对书稿的审读和加工情况,对该书作出客观、准确地评价。?
有的辅文如题词页、献词页和他序等,是邀请他人撰写的,作者和编辑应主动提供资料,积极配合写作,以使这些辅文起到为书籍增光、添彩的作用。?
四、辅文的审读 ?
(1) 辅文要与正文相得益彰,不是越多越好,不必要的辅文不要列。?
例如请过多的人写序,不分什么书请名人题词,以及将基础性内容和常识性材料作为附录等,都是不必要的。辅文过多,增加篇幅,增加成本,对读者导购和导读也没有帮助。?
(2) 该有的辅文不能遗漏。?
例如国家标准规定的一些附文;符号多而复杂的科技书应有的“符号说明”;学术专著应有的“参考文献”;工具书应有的“使用说明”和“索引”等,都是不能缺少的。?
(3) 审查辅文的内容和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凡是有国家标准要求的辅文,不论在内容还是在格式方面,都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不能按“习惯做法”办事。?
(4) 审查辅文的写作水平,对于不够水平的辅文一定要认真修改。只有高水平的辅文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五、辅文的排列顺序 ?
目前书籍辅文的排列顺序不完全一致,但基本上形成了大同小异的传统模式。原则上辅文的排列顺序应达到使用方便,有利于导读和导购,并需要有固定的位置。下面介绍几类书籍辅文的排列模式供参考。?
(一) 一般书籍辅文排列顺序 ?
(1) 正文前辅文排列顺序如下:?
① 附书名页(位于扉页前);?
② 主书名页:正面为扉页,背面为版本记录页;
③ 多作者名单或编委会名单等(一般应列载于附书名页上,但许多书是在主书名页后单排一页);?
④ 卷首题词,或作者像,或其他图片等;?
⑤ 他序;?
⑥ 自序(前言); ?
⑦ 出版说明(有的书列载于他序之前);?
⑧ 目录;?
⑨ 图表目录。?
一般书籍通常只有扉页、版本记录页、目录页、序或前言。?
(2) 正文中辅文包括:书眉、按语、图注、表注、夹注、脚注和批注等,分别排在正文中的规定位置。?
(3) 正文后的辅文排列顺序如下:?
① 文后注;?
② 参考文献;?
③ 附录;?
④ 索引;?
⑤ 跋或后记及编后;?
⑥ 校勘记;?
⑦ 勘误表。?
例1 《中华民国外交史》,张忠绂编著,华文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版。正文前辅文有扉页,版本记录页,“中国文库”出版前言,“中国文库·第五辑”编辑委员会名单,“中国文库·第五辑”书目,版本说明,目次,自序,再版自序。正文后辅文有出版者撰写的出版说明,“中国文库·史学类”已出书目。
例2 《蒋介石传》(上下册),严如平、郑则民著,中华书局2013年7月第1版。正文前辅文有扉页,版本记录页,序(他序),前言,目录。正文后辅文有附录(附录一、蒋介石生平大事纪年;附录二、蒋介石世系简表;附录三、征引和主要参考书目;附录四、人名索引),后记。正文中辅文有脚注和书眉(双页码为书名,单页码为章名)。封面辅文上册前勒口有内容简介,下册后勒口有作者简介,腰封文字是对蒋介石的点评和两位专家推荐者的名单。
例3 《数码照片巧拍108招(第二版)》,新知互动编著,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年7月第2版。正文前辅文有扉页、版权记录页、前言、目录。封面辅文前勒口和后勒口是同为数码摄影技术入门指导的另外6本书的封面及基本信息,封面文字则对本书讲述的108招进行归纳,封底则是本书的内容简介。
总之,辅文要根据需要该多则多,该少则少,不求一致。?
(二) 工具书辅文排列顺序 ?
工具书的辅文比较齐全,一般按下列顺序编排:正文前辅文为扉页、版本记录页、出版说明、图例及各类
检索表、序、目录、凡例或使用说明;正文后辅文为附录、索引、后记等;正文中辅文有书眉等。?
例1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第6版,2013年1月第465次印刷。正文前辅文有:部首目录,书名题签者姓名,扉页,获奖记录及正版识别说明,献词页,各个版本审订委员会、编纂修订工作人员名单,第6版说明,第1-5版前言(说明),总目,凡例,音节表,新旧字形对照表,部首检字表。正文后辅文是附录和版本记录页,附录是:我国历代纪元表,计量单位表,汉字偏旁名称表,汉语拼音方案,元素周期表,中国地图。需要说明的是,《现代汉语词典》因采用锁线精装和防伪扉页、特种纸等材料、工艺,辅文的顺序有所调整。?
例2 《新英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第2版第15次印刷。正文前辅文排列顺序为:扉页、前言、增补本说明、体例说明、注音说明、略语表、国际音标和韦氏音标对照表、常见后缀发音表、英美发音差异例释、非英语语音例释;正文后辅文排列顺序为:附录、补遗说明、补遗。正文中的书眉排每面的首末词条;正文前和正文后辅文的书眉,从第2面起排辅文标题。?
(三) 翻译书籍辅文排列顺序 ?
翻译书籍辅文排列顺序与上述两种书基本相同,只是译者序要排在作者序之前,参考文献不需要翻译成中文,正文后辅文包含有注释和词汇表等。
例1 《毛泽东传(插图本)》,[美]罗斯·特里尔著,胡为雄、郑玉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正文前辅文有扉页,“国外毛泽东研究译丛”编委会名单,“国外毛泽东研究译丛”主编所作的总序,作者撰写的中文版序,目录。正文后辅文有作者撰写的后记,注释,译者附言,版本记录页。封面辅文有前勒口的作者简介,后勒口的“国外毛泽东研究译丛”书目,封底有媒体和读者对本书的评介。例2《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美]托马斯·费里德曼著,何帆、肖莹莹、郝正非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正文前辅文排列顺序为:扉页,版本记录页,原版本记录页,作者撰写的再版前言,序(他序),目录;正文中的辅文有脚注和书眉(双页码为书名,单页码为章名);正文后辅文有作者撰写的致谢、译后记(何帆撰写)。封面辅文有前勒口的内容简介,后勒口的作者、译者简介,封底有媒体对本书的评介。?
例3 《日不落帝国金融战——伦敦金融城的前世今生》,[英]李俊辰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正文前辅文的排列顺序为:献词页,扉页,版本记录页、专家热评、媒体热评、序言(他序)、前言、目录;正文后辅文为:附录,参考文献,致谢,后记。正文中的辅文有脚注和书眉(双页码为书名,单页码为章名)。封面辅文有前勒口的作者简介,后勒口的内容简介,封底的专家推荐语。
从以上3个例子可以看出,翻译书的辅文排列顺序大同小异,可根据需要灵活编排。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