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千秋心缘

查看: 2729|回复: 0

2017年50期:弃末反本、四战之地、避嚣习静

[复制链接]

1871

主题

6773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19246
金钱
73226
贡献
18878
发表于 2017-5-1 16: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语】 弃末反本
【拼音】 qì mò fǎn běn
【解释】
弃:抛开,放弃。末:树木末梢所在处,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点的。反本:恢复原来状态。全句形容:

弃工商而复务农。
【出处】 东汉·班固《东都赋》:“抑工商之淫业,兴农桑之盛务,遂令海内弃末而反本,背伪而归真。”
【例句】 1.“使四海之内,弃末而返本,竞农务功。”《晋书·食货志》。2.“帝躬乎天田,后亲于郊桑,弃末反本,人和时康。”唐·李白《明堂赋》。
【近义】 弃末返本、复归本真、本末倒置
【反义】
【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 避嚣习静
【拼音】 bì xiāo xí jìng
【解释】 避:逃避、躲开。嚣:众口喧哗、放肆之声。习: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行动。静:清静。全

句形容:躲开喧闹繁华,安于清静。
【出处】 茅盾《追求·八》 “现在她已经住在医院里,既然不是有病,那就是有点避嚣习静的意味了。”
【例句】 她是一个大家闺秀,不喜欢热闹的场合,最喜避嚣习静,一个听音乐填词赋诗,自歌自悲,是个感情丰富的

人。
【近义】 趋利避害
【反义】
【故事】
——————————————————

【成语】 四战之地
【拼音】 sì zhàn zhī dì
【解释】 四战之地:指国危,四面受敌、容易受攻击的地方。
【出处】 《史记·乐毅列传》:“赵,四战之地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

【例句】 “盖 淮上 四战之场,虏敌往来之地,民生其间,势固应尔。”宋 叶适 《安集两淮申省状》。
【近义】 一触即溃、不堪一击
【反义】 固若金汤、铜墙铁壁
【故事】  战国时期,上将军乐毅为燕昭王扩大疆土,攻占齐国70多座城池,被封为昌国君。燕惠王中了齐国人田单的反间计,乐毅受到诬陷,逃到赵国去。齐国趁机修复失地,燕惠王问乐毅的儿子能否攻赵,乐闲认为赵国是四战之地不宜攻。
【资料来自网络,千秋整编】
首发网站:千秋心缘
网址:
http://www.qqxy99.com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桂ICP备14002192号 )

千秋心缘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5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