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千秋心缘

查看: 1257|回复: 0

转:民族英雄郑成功——南明最后的脊梁

[复制链接]

1843

主题

6745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19096
金钱
70478
贡献
18728
发表于 2023-8-30 16: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历史浮沉
2023-02-25 09:00
河南: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声调清越,不染俗氛。少年得此,诚天才也。


在厦门市的思明区,矗立着一座威风凛凛的雕像,那个雕像便是我国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那一尊石像经历风吹日晒,依旧坚挺不已,即使被岁月侵蚀,也闪烁着当时郑成功收复祖国领土的熠熠决心。


他久久的矗立在那里,凝望着他曾经深爱的可以为之奉献生命的土地,欣欣向荣的发展。郑成功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应当被每一位充满热血的华夏儿女铭记终生。


身世坎坷,家国飘摇


严格来讲,郑成功是一位中日混血儿,他出生在日本的九芝。果然,在十分危难的时刻,上天会降生一位大才,作为乱世之中的明珠,而郑成功就是这样的人,他也可以称得上是逐渐消亡的南明王朝最后的脊梁。

郑成功稍微长大一点后,被他的父亲,郑芝龙带回福建读书,这时,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南明王朝的大臣。在明朝末年,福建等地连年遭遇旱灾,颗粒无收,民不聊生,故而郑芝龙带领福建百姓迁居到台湾生活。
当时台湾荒无人烟,郑芝龙和灾民们努力耕作垦荒为生,虽然台湾当时是我国的领土,但是台湾南部却被荷兰东印度公司略占领,甚至荷兰还妄图占领我国福建沿海等地。


他们贼心不死,几次进攻台湾,但是郑芝龙都将他们打败了。在郑成功21岁时,他进入了国子监读书,其师为大名鼎鼎的钱谦益。因为后来他作为明朝忠臣的将军收复台湾打下了良好的精神基础。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无论大明王朝在刚开始建立时怎样的繁荣昌盛,到了这时,也处在风雨飘零的时候了。
就在郑成功读书的时间里,李自成攻入了北京,崇祯帝以上吊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明朝的基业毁于一旦。


不久后,吴三桂率清军入关,李自成在登上王位很短的时间内被赶了下来。此时,各地也出现了很多的政权发动乱世之争,将原本的大明王朝分离成诸多小块,江南四省被当时的弘光帝所统治。

但是当时的清军,十分的骁勇善战,仅用短短的八个月,便将这位弘光帝的政权收回。


江南四省从此以后被清军收入囊中,郑芝龙随后拥立朱聿键在福建境内称帝,但是他与明朝正统血缘十分疏远,并不是明朝的正统嫡系所出,故而难以服众。


而且后期这位明朝皇帝与很多拥护他的人发生了分歧,比如郑芝龙,只想做个保家翁,守护福建及台湾境内即可,但是这位皇帝却想的是如何北伐,进而恢复明朝。


这时,郑成功的思想也是打败清军,恢复明朝统治。在长期的意见相左的情况下,郑成功的父亲归降清廷。而郑成功与清廷的斗争就这么逐渐拉开了序幕。

清军为了收复台湾及福建,选择进攻郑成功的家乡南安,郑成功的母亲因此自杀,这对十分孝顺的郑成功形成了巨大的刺激。


他内心更加厌恶清王朝,并立誓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后来朱聿键被害,朱聿鐭登基,史称绍武帝。而明神宗之孙朱由榔同时也在广东登基,史称永历皇帝。永历皇帝也是南明旧部所公认的皇帝。
此时,华夏大地被分割为三块,故国犹如浮萍。


由于郑成功此人十分效忠明朝,且能力出众,所以永历皇帝对其十分倚仗。将其封为延平王。郑成功爱民如子,在他当政的时期,他大力修建学校,造福民生,百姓在他的治理下安居乐业。

福建臣民十分爱戴延平王,延平王的势力逐渐壮大。清王朝为满族,始终不被汉族所接纳,长期以来,满汉之争十分剧烈,在清朝前期,对汉族是十分抗拒,同时也是在满汉问题上十分偏心的。所以,当清朝发现郑成功的势力逐渐壮大时,十分的胆战心惊。


清王朝本来在前期试图以高官厚禄许诺于郑成功,招安延平王。但是延平王十分的忠心,始终记得要光复大明。故而,与清王朝虚与委蛇。


后来,清朝发现延平王并不是真心想归顺,而是在于他们消耗时间,勃然大怒。于是清王朝派出三万大军攻打厦门。
不可否认的是满蒙族生长于马背之上,他们驰骋草原的能力极强,但是攻打厦门的战役是海上作战,所以清兵的战力大打折扣,十分畏惧惊涛骇浪的他们跟长期驰骋于海上的延平王军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对于延平王的军队来说海风便是他们的伴侣,即使是波涛奔涌的海水,在见到延平王的军队时,也温顺的像一只小猫,所以没有悬念的,清朝军队大败。
  此战过后延平王郑成功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北伐的志向。后来,郑成功去往浙江与张煌言会和,希望共同讨伐清王朝,但是由于不可抗力的飓风的原因,导致郑成功在这场战争中失败了。

到了第二年,郑成功又与其共同进军清朝,当时郑成功的军事力量强大,粮草充足,在短短的三个月之内便打到了南京城下,虽然郑成功的军队势如破竹,但是郑成功此人十分善良,并不愿意过多的伤害居民。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速战速决的战斗,却在他却选择接收周边城县的居民的那一刻被拖慢了许多。
对军队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他的这个决策使他错失了战争的良机。几天后,清朝的军队赶到支援。

  本来郑成功占领优势,但是在清军到来的时候,他只能无奈选择后退,放弃了他沿途征战所攻占的城池,此战之后,延平王元气大伤。战斗结束后郑成功回到了他的领地福建,但是仅凭福建的纳贡并不足以使他恢复元气,这时的他还没放弃自己北伐的决心。
  郑成功知道,如果想与清廷一战,那么必须要充足的物资力量,所以他选择收复台湾。赶走荷兰人,希望将台湾作为自己的粮草供应之地。


  天无绝人之路,荷兰人因为长期攻占台湾,对台湾内进行压榨激起民愤,有许多华夏子民早就痛恨荷兰人及其统治,所以当他们见到延平王和他的军队时,欢欣鼓舞,并且踊跃的参与延平王所组建的军队。

公元前1661年,延平王郑成功与荷兰人开战。
  荷兰人本来以为所有的中国人都是不堪一击的,他们认为所有中国人都十分恐惧枪炮声,当他们听见大炮的声音时就会作鸟兽散。
  尽管当时荷兰的发展实力那时远高于封建王朝,荷兰人也拥有强大的炮船,但是有句俗话称,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郑成功在台海居民心中是类似神明的存在,在郑成功的领导下,台海居民及战士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在作战上都英勇了不少。
  在精神力量的加持下,郑成功手下所属军队开着木船,一艘一艘的撞向荷兰的炮船,使荷兰的炮船大规模覆灭。
这场战争,郑成功果然“成功”了,荷兰人想向他求和,但是郑成功不让寸缕,他认为,台湾自古以来便是华夏民族的领土,在不需要时,可以借给荷兰人,但是这始终是我国的领土,当中国人需要时,他们必须奉还。
  郑成功不愧是大明王朝的臣子,果然有朱棣及其后代所奉行的君王死社稷的思想。

  公元前1662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应当被所有华夏儿女所铭记,荷兰人投降撤出台湾,有着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人就这样被郑成功赶跑了。


安内无措,英雄顿足
  但就是这样的天纵英才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在他尽力收复台湾之时,他的父亲郑芝龙早期归顺于清王朝。
  清王朝为了打压郑成功,在康熙时期,处死了郑芝龙。虽然郑成功十分厌恶其父为两朝臣子,但这件事情也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他失去了父母至亲,甚至清朝掘了郑成功的祖坟。
  在这种情况危机的时候,郑成功的儿子郑经却并未遗传到郑成功的风骨,跟郑成功英勇善战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郑经养成了一副纨绔子弟的做派。他还与他的乳母乱伦生下一子,郑经的母亲为了保护她的儿子,骗郑成功称这个孩子是郑经与他的小妾所生。
  在人情冷暖的诸多打击下,这位民族英雄长期饱受精神摧残,导致身体出现异常,天不假年,在39岁时,郑成功逝去。
  在他逝去之前,他曾下令处死他的妻儿,但是其部下畏惧郑经的权威,所以并没有这样做。虽然郑成功功绩卓然,戎马一生,但是作为儿子,作为父亲,却丢尽了脸面。
  在一个暴风骤起的日子,郑成功穿戴整齐明朝的官服,他翻开了那本散发着明朝宁战不和的风骨的《太祖训》,一边饮酒一边诵读。时而大笑,时而悲泣,他的笑是苍凉的笑,他的悲戚是对明朝江山覆灭的不甘与难舍。
  在东方天青之时,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快要结束了,他自己咏颂到:自家国飘零以来,枕戈泣血,十有七年,进退无惧,罪案日增,今又屏迹避荒,遽捐人世,忠孝两亏,死不瞑目,我有何脸面面见先帝于地下。
  所以在他意识朦胧之时,他选择挠花自己的脸颊,殷红的鲜血象征着郑成功政绩卓然的一生,也象征着明朝的彻底覆灭。
  一代名将英雄自此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年仅39岁,他这一生为臣子令人景仰,也是我中华民族世代名字的英雄,但是他也是命运当中的可怜之人,父母被杀,儿子也未成才,令人感叹。


忠义空传国姓爷,终看鞑靼夺中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桂ICP备14002192号 )

千秋心缘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5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