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千秋心缘

查看: 3014|回复: 1

2015年003期:衣紫腰黄、众所周知、班门弄斧

[复制链接]

1843

主题

6745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19096
金钱
70466
贡献
18728
发表于 2015-1-8 00: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语】衣紫腰黄【拼音】yī zǐ yāo huáng
【解释】衣:指衣服。紫、黄:都是颜色,前者代表权威、声望;后者代表明正、尊贵、热情。腰:人或动物的中间部
份。 全句意思:身穿紫袍,腰缠金带的大官装束。形容:有权有势的人。
【出处】 明·谢谠《四喜记·帝阙辞荣》:“谁不愿衣紫腰黄,还须虑同袍中伤。”
【例句】古时从衣服的颜色可以分出官阶的大小,蓝衫:是明清八品、九品小官。红袍是五品以上穿的。紫袍:是三品
以上穿的。衣紫腰黄 必是大官无疑。我们形容一个人发迹了,就用大红大紫。
【近义】紫袍红衣、紫袍玉带
【反义】粗衣麻裤、粗衣粝食
——————————————————

【成语】众所周知
【拼音】zhòng suǒ zhōu zhī,
【解释】众:三人以上为众人。所: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周:周边、周围、普遍。知:知道、明白。全句形容:大

家都知道的事情。
【出处】 《玉娇梨》第二十回:“城中宣杂难住,莫苦就在众所周知石村卜一居,与白公为邻。”
【例句】 "众所周知
,中国棋坛的三代棋手是以三条龙为标志****1952年出生的聂卫平属龙,1964年出生的马

晓春属龙,1976年出生的常昊、周鹤洋也属龙。"
【近义】尽人皆知、家喻户晓、人所共知
【反义】鲜为人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班门弄斧【拼音】bān mén nòng fǔ
【解释】班门:行家的门前。弄斧: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或高手面前卖弄本领。形容:争强好胜、不自量力的人。

【出处】 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例句】1、元 关汉卿 《金线池》楔。“兄弟对着哥哥根前,怎敢提笔?正是弄斧班门,徒遗笑耳。”2、“操斧弄
班门,遭刑泪空滴。” 明 沉采 《千金记·囊沙》。3、在我们站,诗词功底最差的是我,所以很少发主题,也不敢妄
评他人的文章,更不敢在老师面前卖文章了,免得别人说我班门弄斧。
【近义】布鼓雷门
【反义】
关公面前耍大刀——班门弄斧老师面前卖文章——班门弄斧

【千秋整编】
【典故原文】(来自百度百科)

原文
采石江头,李太白墓在焉(那里)。往来诗人,题咏殆(dài,几乎)遍。有客书一绝云:“采石江边一抔土,李
白诗名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摆弄)大斧。”亦确论也。[3]


【译文】


在采石江头.李太白的陵墓在那里。来来往往的诗人(在那里)写诗吟诗的几乎到处都是。(其中)有过客写了一首绝
句道:“采石江边一个坟墩头,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这)也是确切的评论啊。
[4]
典故


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
班门弄斧[5]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鲁班是春秋战国时的能工巧匠,直到现在,人们还都说,鲁班
是木匠的祖师爷。当时还有一个工匠,名字叫石,人们叫他匠石,是楚国京城郢都那个地方的人,他的本事据说和鲁班分不出高低。他的本领高到什么程度呢?庄子在《徐无鬼》这一篇里讲过一个故事。据说这个匠石有一个好朋友,两个人常常一起配合表演。这个朋友在鼻子尖上,薄薄地涂一层白灰,这匠石手中拿着斧子,瞅准了鼻子尖,"唰"这一下子,就用斧子把鼻子尖上白灰一下子给扫掉了,鼻子尖连皮都蹭不到。可见他的本领有多大了。所以后来柳宗元就说,假如有人"操斧于班、郢之门",拿着斧子敢在鲁班和郢都的匠石面前耍弄,那就有点儿"强颜",也就是不要脸了。
      有一次,明代诗人梅之焕来采石矶凭吊李白。采石矶是民间传说中著名唐代诗人李白晚年游览采石江时,见水中之
月,清澈透明,竟探身去捉,便堕江而殁的地方。由于李白在此留下过足迹,因此传说纷起,并留下了不少名胜,如李
白墓、谪仙楼、捉月亭等等。采石矶也因此成了旅游胜地。
    这天,梅之焕来到采石矶旁的李白墓,一看却心中大为不满,矶上、墓上,凡墓前可以写字的地方,都被人留有诗
句,那些文章狗屁不通,却想冒充风雅的游人,竟在被称为“诗仙”的李白的墓上胡诌乱题,那些拙劣诗句的作者,又
有什么脸在李白面前舞文弄墨呢?真是可笑之极!梅之焕心中越想越不是滋味,感慨之余,挥笔题了一首诗:“采石江
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最早出现的雏形是柳宗元的“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
    意即在鲁班门前操弄斧子,是厚着脸皮。(郢,是另一位古代的操斧能手)讽刺那些不自量力,竟在行家面前卖弄

本领的人。梅之焕讥讽那些自以为会作诗的游人,是“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句话被后人缩成“班门弄斧”。这样,“班门弄斧”的成语,就流传下来了。

http://www.qqxy99.com




16

主题

174

帖子

26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643
金钱
494
贡献
643
发表于 2015-1-8 12: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桂ICP备14002192号 )

千秋心缘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5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