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千秋心缘

查看: 3072|回复: 1

公众号(廿一期)今古绮怀咏千秋

[复制链接]

1871

主题

6773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19246
金钱
73246
贡献
18878
发表于 2018-9-1 11: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众号(廿一期)今古绮怀咏千秋


   作者简介:程柏青先生,一九五二年出生,籍贯广西藤县,在广州长大。六八年知青,一九七四年入读轻工中专钢琴制作专业,七六年毕业,在二D一二珠江钢琴集团工作。退休前职务珠江钢琴集团质量总监。曾任中国乐器协会钢琴调律师分会副会长,历任国家轻工业总会钢琴调律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委员。

赏析:徐延虹《次韵黄仲则(绮怀)十六首》
(广州) 程柏青
  徐延虹(千秋)的组诗《次韵黄仲则(绮怀)十六首》获2018年“经典杯”华人文学创作大赛一等奖,这一等奖的诗高大上在哪里?有兴趣的随我一起来欣赏。
  欣赏之前,先解说步韵,“步韵”又称为“次韵”是和诗的一种方式,不仅使用被和诗作的韵,并且韵脚字的先后次序都要和原诗一样,就是步步跟随之意。所以,写来难度很大。况且还是一组十六首之长的叙事诗,和诗的韵脚又巧妙地避开原诗词组,所以说这是一组可读性很强写作难度极高的诗作。
  清代诗人黄仲则《绮怀》十六首,是其以较大篇幅、描述跨度十五年的一组长诗,怀念了他少年与表妹之初恋情怀,其首首用情之真、字字用情之深,读来令人为之动容、为之婉情。《绮怀》是美丽情怀,风月情怀,浪漫情怀。
而千秋之《次韵黄仲则(绮怀)十六首》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从第一首“托腮犹忆往年事,侧耳闲听水滴声。”使用回忆的手法来叙述,接着用“初开爱窦鲜知味,落寞窗前独数星。”来描述深闺之寂寞,情窦初开之探,到炽热舒情之讨。
  到第三首的“手中红梦花间读,纸上相思火后灰。”写出了,《红楼梦》里的爱情是假设的,所有的相思就象纸一样,一遇上火终归会化成灰!以人间梦美花间读、实爬山涉水泥泞写,历尽百般艰辛事、饱尝酸甜苦辣果;虽有苦情却不枉情。
  诗从二八芳华始,至临近花甲结束。其用韵律之标准,词组之妙配,和韵脚步的灵巧,实堪称上乘之作。再细读其内容更令人悲喜交集,耐人寻味!
  读第四首,我们从“难寻车辆到城市,漫卷西风吹枕书。”知道了事主所偶遇的那个人住在大山里,生活很清贫,融入真情。
  第五首写,女孩子人生最美丽的事就是做新娘子了,光阴流逝,很多事都忘记了,“年光耗尽许多事,最憾无钱买嫁妆。”而最难忘的事就是,“,没有钱去买出嫁时的新衣,这是那个时代很真实的写照,也确是人生的一大憾事,可谓刻骨铭心。
  第六首过渡到那个人原来是个当兵的,但是,自己从未后悔嫁了个军人,见“无悔当初嫁军汉,怕闻炮弹警钟声。”虽然很怕,却硬要装出不在乎的样子,不敢对自己亲娘诉说。(按时间推理,那时,那个年代的人,应该记得,是中越战事频繁时期)
  第七首述说新婚十日因前方有战事而离别之痛苦心情,至到已经身怀六甲了,还没有收到丈夫的信件,那种“望断清江愁万种,吟穿碧嶂念千重。”的揪心与思念比黄仲则的“检点相思灰一寸,抛离密约锦千重。”有过之而无不及!下联笔锋一转,“祈天许我平安产,他日与君三个逢。”更是妙语连珠!
  第八首:“天赐犬儿添我趣,心思虎女出生时。”平安生产得了个属狗的儿子,虽然丈夫还没有回来,也在心里盘算着,几时能再生一个女儿就好了。添丁的喜悦能把辛苦汗水和相思的眼泪,转化成一行行诗句。
  第九首:写的是,儿子满月丈夫探亲归来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衬托出“老少同堂纱一幕,夫妻合卺忌三分。”一个大家庭四代同堂,道出夫妻难以亲热那种难言的尴尬。
  第十首:写随军之欢乐,不管多少艰难我都会跟住他,家里的事落在我头上都不怕,无悔将心去换取爱情。融入真性情咏出“无悔青春换潇洒,将心换爱爱无休。
  第十一首:写作为少妇没有光鲜的衣裳,终日忙碌到,儿子呼唤也顾不上答应,日常生活仅够三餐的温饱,村里的亲戚来了很难以礼接待的窘态。“人道谦诚皆好报,客来尽礼力难胜。”
  第十二首:“生计如舟浮复沉,西风透簟骨骸侵。”
写述了生活到了很艰难的景况。从夜来“羌笛声声杨柳怨,素筝惻惻疍家愔。”就可以读出水上人家的清苦生活与精神寂寞,更何况是一个少妇拖着一个小孩,读到这些句子,一种怜悯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第十三首:人说勤喃菩萨就会灵,我却是半信还疑当谈笑。哈,想不到菩萨真的显灵了,“夫婿荣归安乐业,天晴日朗顺延虹。”作者还巧妙地把自己的名字“延虹”嵌进句子里,其用词凿句之巧妙可见一斑!
  结句是写丈夫转业啦!从此不用担惊受怕,可以西窗剪烛夜夜相伴了。
  第十四首:世事难料,人心费猜,当初的美梦已经离我很远了,二十多年熬生熬死的挣扎,再相聚的时候竟然因互相猜疑,落得如此的不堪结果。为有“独力撑舟挣扎苦,任它随浪入旋涡。”其苦情尽露,也令人感觉十分的郁闷。
  第十五首:更阑人静,因了落寞和无奈,吹起那种伤感的调子,连水面上的月儿也忍不住这为之动容。从“怨君贪恋路边柳,挥手刀伤院后蕉。”知道,那个人已经移情别恋了,这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伤疼。
  第十六首,诗人是清醒的,他知道往事不可能重现,而正是因为这种清醒,才有“雨打霜欺我坦然,吟风咏月效诗仙。”的豁达。淡淡的结束,令人在痛苦窒息中解脱出来,更用了“生涯从此自由过,夕下老牛何用鞭。”来勉励自己珍惜时光,追赶夕阳。
  千秋之《绮怀》比清代黄仲则之《绮怀》除了有同样浪漫之风月情怀外,却又另添了一种苦涩情怀、感悟情怀。且领人生之悟、领哲理之悟。用数语以概之:跨越年代更长、所叙之事更广、领悟之理更明、抒发情怀更深。
附:原创

次韵 《黄仲则(绮怀)十六首》
作者/徐延虹(千秋)

春雨潇潇入梦轻,无眠辗转盼天明。
欲将往事付于纸,却怕忧伤酿苦情。
人静披衣思渐涌,屏前弄键句初成。
托腮犹忆往年事,侧耳闲听水滴声。

二八芳华手巧灵,摹花刺绣入银屏。
鸳鸯一对共戏水,心事几多难静宁。
未卜情根栽哪处,如丝乱绪扰俜停⑴。
初开爱窦鲜知味,落寞窗前独数星。

闲游曲径踏青苔,远笛随风入耳来。
粉蝶穿花相嬉戏,黄莺过目不飞回。
手中红梦⑵花间读,纸上相思火后灰。
金玉良缘成谎幻,良辰美景向谁偎。

小径林荫邂逅初,那人说在草庐居。
难寻车辆到城市,漫卷西风吹枕书。
素食三餐瓜豆菜,横塘几只鸭芙蕖。
莫嫌此处清贫地,正好流溪钓鲤鱼。

一见钟情未傍徨,俩心相悦忘忧伤。
上林涧畔鱼欢水,幽谷岩中兰暗香。
初试凉瓜⑶知味苦,常餐木薯不嫌郎。
年光耗尽许多事,最憾无钱买嫁妆。

短聚初分百感生,此心恰似断丝筝。
自居半榻书难遣,独对孤灯梦不成。
无悔当初嫁军汉,怕闻炮弹警钟声。
问郎知否侬心怯,忍对娘亲说我行。

夜夜相思损玉容, 身怀六甲眼惺忪。
新婚十日离情苦, 雁信几行无影踪。
望断清江愁万种, 吟穿碧嶂念千重。
祈天许我平安产, 他日与君三个逢。

凉风夏至入罦罳⑷, 喜事临门不复疑。
天赐犬儿添我趣, 心思虎女出生时。
愁肠百结尽消散, 醉眼千回谁可知。
汗泪轻挥当墨洒, 相思一串一行诗。

犬儿满月酒香醺,雁信预归报好闻。
老少同堂纱一幕,夫妻合卺忌三分。
遵从父母守风俗,祈盼夫君树德勋。
做好军中领头雁,爱兵如子不离群。

从戎⑸抗越早封侯,威武英姿不带愁。
笑语良辰边塞月,沉吟佳梦洞庭游。
风霜雨雪随君尾,险阻艰难落我头。
无悔青春换潇洒,将心换爱爱无休。

十一
衣衫不鲜鬓鬅鬙⑹,爱子呼娘不暇应。
忙碌奔波催日落,青衣欲脱月高升。
三餐保障人温饱,四季祈望儿学昇。
人道谦诚皆好报,客来尽礼力难胜。

十二
生计如舟浮复沉,西风透簟骨骸侵。
墨云欺压落乌羽,苍海难滋陆上林。
羌笛声声杨柳怨,素筝惻惻疍家愔。
调弦应是天涯客,午夜清弹二线琴。

十三
阿弥陀佛语蒙珑⑺,半信还疑谈笑中。
夫婿荣归安乐业,天晴日朗顺延虹。
共游千里龚江碧,同啖一枚桃李红。
从此无需为戍客⑻,西窗剪烛夜随同。

十四
人心自古费猜摩,疑鬼疑神怎奈何。
一枕黄粱飞梦远,廿年蓬鬓煎熬过。
红衰春尽花渐少,再聚缘分果不多。
独力撑舟挣扎苦,任它随浪入旋涡。

十五
更阑落寞乱横箫,吹破波心荡月遥。
清泪几行拋午后,素魂一缕伴良宵。
怨君贪恋路边柳,挥手刀伤院后蕉。
根叶枯干心未死,绵绵此恨实难消。

十六
雨打霜欺我坦然,吟风咏月效诗仙。
青山解语知吾意,绿水知音伴好眠。
拂去风尘欢起舞,摒除利欲乐颐年。
生涯从此自由过,夕下老牛何用鞭。
⑴  俜停:借指姿容美好的女子。出自 明 汤显祖 《还魂记·诘病》“因何瘦坏了玉俜停...”
⑵   红梦:指《红楼梦》
⑶   凉瓜: 又名苦瓜、锦荔枝。
⑷   罦罳:1.古代设在门外的屏风。2.安在屋檐下防鸟雀来筑巢的金属网。
⑸   从戎:指当兵。
⑹   鬅鬙:1.头发散乱貌。 2.喻山石花木等参差散乱。
⑺   蒙珑:覆蔽貌。引申这昏迷,眼发黑:蒙头转向。 胡乱猜测:。出自: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玄芝被崖,朱草蒙瓏。”
⑻   戍客:离乡守边的人。
次韵完《绮怀》十六首后记

佳诗十六韵填完,侬绮侬怀胡乱编。
块垒消除自陶醉,雾霾散去彩虹妍。
不争分角葱和蒜,只管自家柴米钱。
言罢鸳鸯池戏水,再书蝴蝶野翩跹。
山高拄杖专心上,径曲通幽遇谪仙。
花发枯枝老心喜,絮轻风舞艳阳天。
2018.5.1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桂ICP备14002192号 )

千秋心缘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5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