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公众号第13期)平仄行间意万重 生查子里情千缕; 平仄行间意万重。 ——陈辉豪。 填词练习之九: 《生查子》唐教坊曲,双调四十字,上下片各两仄韵。各家平仄颇多出入,现按龙谱格二练习填写。 格二: 中平中仄平句,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仄平平句,中仄平平仄。韵 中平中仄平句,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仄平平句,中仄平平仄。韵 例词: 生查子·元夕 作者/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其实与仄声五言诗的格律只有四、八句平仄稍有不同) 以上作业于4月15日收稿,每人限投三首,希各位文友知悉。 龚墨凝华编辑部 2025年4月2日 本期作业点评:徐延虹 陈辉豪 1.生查子•夏伤(欧阳修词格) 词/徐延虹 那年蝉唱时,共沐流星雨。 执手诉衷肠,甘作贫农妇。 今年蝉韵催,独对横塘暮。 莲子苦心单,更与何人诉? 2.生查子•秋夜怀旧(欧阳修词格) 词/徐延虹 那年月满时,俩倚黄花架。 瓣落满襟香,笑指流星化。 今年月满时,独对空枝谢。 孤影泪成双,雪鬓何人藉? 3.生查子·春桃 赵乾才 初春去看桃,花朵频争俏。 无叶蕊枝长,同享阳光照。 暮春又看桃,果实排排吊。 叶果俩相依,同向游人笑。 徐延虹点评: 《生查子•春桃》描写桃花从初春到暮春的变化,展现了桃花的生长过程和不同时期的美丽,寓意着生命的成长和变化。 词作上阕用“无叶蕊枝长”捕捉桃花的张扬之美;下阕以“果实排排吊”的画面展现果实的谦和之姿。上下阕结句的两个"同"字“同享”“同向”形成巧妙呼应。 将植物生长规律升华为亲密的情感,从花期无叶时的孤勇,到果期时的叶果相伴圆满,暗喻生命不同阶段各有其美,年少时可肆意绚烂,成熟时需相互成就,朴素语言中隐含禅意。 上下阕通过“阳光照”“游人笑”日常用语,构造温暖意境。既是桃树对时光馈赠的感恩,也暗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禅机。阳光的无私普照与桃树的坦然生长,形成天人合一的意境。 全词未用典,却胜于用典。其语言质朴却意趣盎然。 有“花开是诗,结果成禅”的深意,展现了中华美学中“万物静观皆自得”的观物智慧。 4.生查子·乙巳春旱 赵乾才 去春惊蛰时,甘雨连天有。 田野渐生华,豆绿瓜苗茂。 今春谷雨临,地里苗儿瘦。 抽水灌花生,农伯眉头皱。 5.生查子·晚晴 词/陈辉豪 江河万古流,星月长相守。 人世若浮云,一阵风吹走。 桑榆何所求?邀友斟诗酒。 把盏侃玄黄,醉赏霞光秀。 徐延虹点评 《生查子•晚晴》上阕以“江河”“星月”开篇,突显宇宙永恒,第二句用“浮云”喻人生短暂,形成强烈时空对比。下阕“桑榆”紧扣晚晴主题,从诗酒风流中见豁达。结句“侃玄黄”谈养生,“赏霞光”既实写暮景,又暗喻晚年境界。 全词反映了作者超脱物欲,追求精神享受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和友情的珍视。是首积极向上耐读的好作品。 6.生查子·乙巳年三月十五日全国多地突遇风灾 词/陈辉豪 暮春忽发飙,直把神州虐。 拔树毁房庐,损稼惊魂魄。 风过恸未消,满目灾情恶。 财产化云烟,总恨飞廉错。 7.生查子·登贵港南大门古城楼 词/陈辉豪 登临古郡楼,极目南江浦。 逝水万年奔,淘尽忠和迕。 昔年烽火遥,今日繁华著。 物换岁时迁,谁得其中悟? 8.生查子·寄吟友 词/陆路 出游行已迟,春去诗无味。 弱柳已从风,花径无花气。 我游翠绿间,春趣青枝里。 柳色赋思情,最得春诗意。 徐延虹点评: 《寄吟友》词作描写春日游历之情,寄托对友人的思念。首句“出游行已迟,春去诗无味”点明了出游时间已经错过春天最美好的时光,就连诗中的意境也因此失去了味道。这里既写春天的短暂,也感慨对时光的流逝。 第二句“弱柳已从风,花径无花气”两句描绘了春已失色,柳随风曳,径无花香,也反映作者内心的落寞。第三句“我游翠绿间,春趣青枝里”两句转为抒发自己的游历之情,诗人沉浸于翠绿的春景之中,感受到了春趣。这里,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天画面。第四句用“柳色赋思情,最得春诗意”来点题,作者认为柳色最能寄托情思,也最能体现春天的诗意,这里,借柳思人,同时也赞了春天的美好。 全词没有明显的语法错误或用词不当之处, 惟嫌四十个字,无规则的重字竟有六个之多。 9.生查子·清明感语 词/李青松 子规荒野啼,冢草凄风起。 烛泪暗悲垂,情寄清明纸。 温言犹耳边,慈貌常心里。 相隔了无期,惆怅何时止? 徐延虹点评: 《清明感语》写对逝去亲人深切思念之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哀悼氛围。 首句以子规的悲鸣和墓草摇曳为景,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用来象征对逝去亲人的哀悼。第二句“烛泪暗悲垂,情寄清明纸”以烛泪的垂落隐喻心中的悲伤,而清明纸则是寄托哀思的一种祭奠方式,来抒发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第三句“温言犹耳边,慈貌常心里”通过回忆亲人温暖的言语和慈祥的面容,加深对亲人的怀念。结尾“相隔了无期,惆怅何时止?”以疑问的形式收束全词,既表达了对亲人离去无法挽回的悲痛。 全词情感真挚,意象鲜明,通过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逝去生命的哀悼。 整体来说,造句还不句精炼,如“冢草凄风起。”“凄”换成“衔”字会更好。 10.生查子·喜地三月三 词/麦杏清 逐春喜地屯,飞鸟青山媚。 锦鲤翠溪迎,风过仙乡味。 对歌台上娇,乐起声声脆。 裙舞绣球飞,云涌桃花醉。 徐延虹点评: 《喜地三月三》描绘广西传统节日三月三,人们欢聚一堂,共庆佳节的情景。 开篇设景,点明“喜地屯”是活动场所。作者在这里捕捉到了春天的热闹和生机,鸟翔青山媚,增添了一抹俏丽色彩。第二句“锦鲤翠溪迎,风过仙乡味”锦鲤在清澈的溪水中嬉戏,似乎在欢迎人们的到来,而风带来的不仅是花香,还有如同仙乡般的宜人气息。第三句“对歌台上娇,乐起声声脆”描绘三月三的民间习俗,人们在对歌台上彼此对唱,歌乐悦耳的欢乐气氛。结句“裙舞绣球飞,云涌桃花醉”裙摆飞舞如同绣球飘逸,而桃花在春天的云雾中盛开,如同醉了一般,呈现出一幅春日欢腾的图画。 原词中的表达并没有明显的错误,二句稍显抽象。无论从意境或词汇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宽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11.生查子·春耕 文/陈德 铁牛田里歌,树上莺声和。 遇雨赶春耕,将种云边播。 郊原起雾烟,日落人犹作。 秋实压枝时,万户千家乐。 徐延虹点评: 《生查子•春耕》以农民辛勤劳作为场景,将“铁牛”农机轰鸣比作歌唱,其意象新颖,用工业文明与自然的“莺声”形成有趣对比。“将种云边播”造境空灵,突破传统农耕诗的写实框架。再用“郊原起雾烟,日落人犹作”描绘了日暮时分人们依然辛勤工作,来展现农民的勤劳与执着。 结句以“秋实压枝时,万户千家乐”则是作者对丰收的想象。 词作意象鲜明,表达上没有明显的错误。 尾句“乐”字在《词林正韵》第十六部;,而和、播、等字在《词林正韵》第九部;韵脚不和。 12.生查子·斥美贸易战 文/陈德 重扬秦汉威,再造丝绸路。 淡定对销烟,战略全球布。 关税如雪霜,华夏根基固。 反制自从容,无惧妖魔舞。 徐延虹点评: “税”字应平,但,可以忽略。 13.生查子·旱情 文/黄柱新 去年四月中,雨水天天见。 好景惠农夫,瓜果丰收献。 今思同岁时,久旱甘霖浅。 田里豆苗株,生得饥黄面。 徐延虹点评: 《生查子•旱情》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同一时间的天气状况和农作物生长情况,反映了旱情的严重性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上阕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去年”风调雨顺的景象,用“好景惠农夫”直接点出丰收的喜悦,而“瓜果丰收献”则进一步展现农业的繁荣。 下阕笔锋陡转,用“同岁时”“久旱”与“甘霖浅”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今年雨水稀少,农事艰难。无需过多渲染,旱情的严峻和农民的困境便跃然纸上。 全词没有华丽的辞藻,其语言质朴,贴近民生真实反映了农民靠天吃饭的现实。这种白描式的写作风格,使词作更具现实意义,更能体现了“词为民生而作”的社会关怀。 14.生查子·乙巳祭祖 文/蒙耀东 去年扫墓时,甘雨连天下。 雨后拜先灵,放炮无牵挂。 今春三月三,万里晴空画。 扫墓火当防,严守香燃化。 徐延虹点评: 《生查子•乙巳祭祖》上阕回忆去年祭祖时的情景,绵绵春雨伴随着祭祀活动,为这个庄严的时刻增添了一份肃穆。雨水的洗礼似乎也洗去了心中的牵挂,人们在祖先的灵前放炮祭拜,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下阕转到了今年春天的景象,天空万里无云,如画般明净。结句“严守香燃化”近乎口号的语言,体现现代文明对传统习俗的约束。提醒人们在祭祖时要注意用火安全,晴天焚香容易引发火灾,要确保香烛燃尽后方可离开。在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的同时,也体现了对环境保护和安全的关注。 作品以祭祖为镜,照见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的碰撞。 如能在下阕的训诫中稍作含蓄处理,来替代直接说教,会更具词味。但仍是一首紧扣时代脉搏、有现实警醒意义的作品。 15.生查子·春游生态园 文/温家玲 山花应节开,香溢犹如昨。 新燕吐新声,韵绕桃花阁。 去年笑影双,今日人孤独。 忽地卷风来,花落春衫薄。 徐延虹点评: 《生查子·春游生态园》描绘了春游生态园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当前孤独心情的抒发。山花盛开,香气袭人,新燕呢喃,春天的美景依旧。然而,去年与伴侣同游的欢笑场景已经不再,如今独自一人,感到孤独。突然间风吹起,花瓣飘落,春日的美好也因此显得有些凄凉。 结句用“卷风来”“春衫薄"不直接抒情,而通过体感传递情绪,手法老到。全词未交代“笑影双”消失的原因,让人去遐想。 “独”字出韵,换成“孤鹤”或“孤弱”就合了。 16.生查子·蟾蜍 词/赵少辉 苔阶蹲癞蟾,掠噬蚊虫骤。 惊蛰曲开鸣,鼓腹连声吼。 身披斑豹纹,目露光如鹫。 心慕白天鹅,却守池塘柳。 徐延虹点评: 《生查子·蟾蜍》以冷峻而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蟾蜍这一常被忽视的意象,在传统咏物词框架中注入了现代性的生命思考。全词通过对生物习性的精准捕捉与人格化投射,构建出极具张力的精神寓言。 上阕起句以“蹲”字定格蟾蜍静态,再用 “骤”字展现捕食的爆发力;第二句 “惊蛰曲开鸣,鼓腹连声吼” 呼应物候特征,用“鼓腹”既写实(蟾蜍鸣叫时肚皮膨胀)又暗喻虚张声势的生命姿态。 下阕是对外貌的特写,“斑豹纹”“光如鹫”的猛兽意象并置,将卑微蟾蜍提升至猎食者层面,颠覆传统“癞蛤蟆”的丑化认知,赋予其威严感;结句以“心慕白天鹅,却守池塘柳”构成词眼:用生物链底层的癞蛤蟆与高贵的白天鹅,存在主义式的永恒落差。形成互文来强调卑微生命对美的主动渴慕。化用“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俗谚而反其意,欲望不再被嘲讽,反而成为照亮生存荒诞的诗意光芒,堪称生态寓言的精神标高 17. 生查子·胤晋赵公祠落成一百周年 词/赵华钱 百年祠宇巍,无限沧桑历。 看古韵悠悠,风格融欧式。 曾闻绛帐声,桃李三千立。 文脉永传承,祖辈彰功绩。 徐延虹点评: 《生查子•胤晋赵公祠落成一百周年》是对具有百年历史的赵公祠的赞颂,反映了这座祠宇的宏伟、历史变迁以及它在文化传承上的重要作用。 上阕开篇"百年祠宇巍,无限沧桑历"以时空对举,突出祠堂的庄严与岁月沉淀。这座祠宇历经了百年的风雨,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变迁。并描述了祠宇古色古香的风格,同时说明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欧洲的元素。 下阕描述,赵公祠曾经是讲学的地方,培养了很多人才,“绛帐声”引用东汉马融“绛帐授徒”之典故,暗赞赵公兴学育才之功。“桃李三千”形容学生之众多。结句用“文脉永传承,祖辈彰功绩。”表明了这座祠宇在文化传承上的重要作用,是对祖辈们贡献的永久纪念。是首成功的词作。 如果在环境细节上加入些(古树、碑刻)等,会更丰满些。 18.生查子·歌缘 文/朱雪霞 红男绿女来,八宝山歌会, 阿妹问情郎,可把相思醉? 朝观并蒂莲,晚看鸳鸯对, 几度到窗前,又怕惊卿睡。 徐延虹点评: 《生查子•歌缘》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在歌会上相遇、表达爱慕之情的词。试逐句解读: 上阕写,男女青年身着节日盛装,欢聚在八宝山举行的山歌会上。女主向心上人询问道:“你醉了吗?”;下阕笔锋急转到,“朝观并蒂莲,晚看鸳鸯对”,通过观赏并蒂莲和鸳鸯这对恩爱情侣,暗示了女主对美满爱情的向往。 结句突兀跳跃,“几度到窗前,又怕惊卿睡”,到底又到了谁窗前?又怕惊醒谁?让人云里雾里了。存在问题有: 逻辑缺失:1.上阕在歌会现场,下阕首联已是整日相伴,尾联又跳到夜间偷望,情感递进不够自然;2.人称混乱:前文是“阿妹”的口语化称呼,结句用“卿”字过于文雅,不协调。还有,第二句的“八宝山歌会”这个八宝山要加备注。因为北京有个八宝山,那是烈士陵园,那里唱山歌让人误会。 此词非成功之作,倒乱重组会好些。 19.生查子·扫墓 文/朱雪霞 清明去拜山,椿树青枝秀, 绿草满坟茔,碑字仍依旧。 烧香烛火燃,摆菜斟醇酒, 祖德永流芳,荫泽儿孙久。 20.生查子·临河 文/熊野 风柔堤岸清,烦事临河静。 坐落放心情,闲观垂钓兴。 肃然人不惊,标动还初醒。 幻觉钓鱼人,消磨相对影。 徐延虹点评: 《生查子•临河》通过临河垂钓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个人在自然环境中寻求心灵平静、享受生活清闲的美好时刻。钓鱼成为了一种冥想,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的体现。 但,作品存在多处平仄问题,且整体意境与用词还得再推敲。我们先用欧阳修词格再按原意调整一下。 龙谱格二练习填写。 格二: 中平中仄平句,中仄平平仄。韵 风轻杨柳青, 独坐尘心净。 中仄仄平平句,中仄平平仄。韵 学个钓鱼人, 坐看波光定。 中平中仄平句,中仄平平仄。韵 浮标动复沉, 惊醒沙鸥影。 中仄仄平平句,中仄平平仄。韵 笑我太痴顽, 日日观江景。 21.生查子·误佳期 词/陈雪英 去年梅谢时,对酌梅花雪。 玉液映霞光,金盏香喉舌。 今宵灯又红,独照梅边月。 空捧旧年樽,误尽团圆节。 22.生查子·写诗难 词/陈雪英 昨宵午夜眠,房内灯光足。 残稿未成诗,空是心忘碌。 披衣又对书,抱枕频翻复, 晓色透窗时,还把诗经读。 “忘碌”用这个“忙”。 23.生查子·忆枫 词/陈雪英 去年秋暮时,霜染红如火, 约友上山头,携手枫林坐。 今年秋暮时,还似红花朵, 想念旧时人,唯有孤单我。 徐延虹点评: 《生查子•忆枫》通过去年和今年秋暮时节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旧友人的思念之情。 上阕:写回忆起去年秋天的景象,枫叶被霜露染成了火一样的红色,异常美丽。曾与朋友们相约在山头,一同坐在枫林之中,享受秋天的美景和友谊的温暖。 上阕:写今年的秋天,枫叶依旧,但物是人非,没有了去年的热闹与欢聚。结句描述,很想念去年一起赏枫的朋友们,如今孤单一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凸显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的感慨。 语言表达:通篇直白。“红如火”与“红花朵”意象重复“想念旧时人”稍显直白,可更含蓄。情感逻辑:“约友”与后文“孤单我”的对比还可更强烈一些。原意调整: 去年秋暮时,霜染胭脂裹, 约友共山头,携手枫间坐。 今年秋暮时,灼灼红云朵, 不见旧时人,独对寒风我。 24.生查子·谷雨将至 文/林安南 风携云气浓,隐隐春雷现。 叶底鸟声催,陌上花将绽。 田家整耒耜,只待甘霖遍。 祈愿岁丰饶,不负耕耘愿 。 徐延虹点评:“耜”字是仄声,此处应平。 25.生查子·春日同妻游 文/林安南 溪边桃蕊繁,枝上黄莺啭。 风抚柳丝悠,蝶戏花丛乱。 昔年同赏春,笑语相依伴。 今岁又逢春,情比春光灿 。 徐延虹点评: 《春日同妻游》描绘作者与妻子在春日游玩的美好时光,以及对过去和现在幸福生活的感慨。 起句描绘,春溪桃花盛开,黄莺枝头欢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第二句继续写景,风拂柳枝,蝶戏花丛;第三句,回忆往年夫妻同赏春的场景,彼此间的欢声笑语和亲密相伴;结句“今岁又逢春,情比春光灿”,今年再次迎来春天,词人感叹夫妻之间的情感比春光还要灿烂,更加温暖和美好。 作品立意很好,表达了词人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和对妻子的深情。春天的美好与夫妻之间的爱情相互映衬,使得这首词充满了温馨和幸福感。 新人作品已经很不错了。 26.生查子·梦栖乡村间 文/林安南 梦逢婉佳人,暗觉为吾妇。 晨炊袅袅升,催醒酣甜处。 井旁同汲泉,田亩吾耕去。 归时茶满瓯,槐下情如故 。 徐延虹点评: 多处平仄不合,原意调整一下: 梦逢婉美人,暗觉为吾妇。 袅袅晓烟升,催醒酣甜处。 井旁同汲泉,田亩吾耕去。 归舍递茶瓯,槐下情如故 。 27.生查子·老屋抒怀 词/刘汉波 老屋立眼前,危壁风中峭。 杂树草凄凄,蛛挂残丝吊。 伫立旧庭中,往事如烟渺。 擦净灶台尘,恍见双亲笑。 陈辉豪简评: 这首词上阕通过描写老屋的危壁,杂草,蛛网等衰败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败落的氛围,为下阕抒发对往事的怀念及对双亲的思念之情作了铺垫。下阕写词人对老屋的深厚情感和对逝去的双亲的深切怀念。词作主题明确,层次分明,情感真挚。若按作业要求的龙谱词格,有“屋、立、庭”字不合平仄。“老屋”改用“故居”,“伫立旧庭中”改为“伫于庭院中”,这样可合词律。 28.生查子·胡村胤晋赵公祠百年盛典(依朱淑真格) 词/赵袖荣 昔年筹建时,松柏云如帜。 风格贯中欧,祠立承先志。 百年盛祭时,苗裔雄狮戏。 龙凤衬红联,鼓乐喧天地。 陈辉豪简评: 这首词主要描写胡村胤晋赵公祠百年庆典活动场景。上阕回顾百年前建祠情景。“昔年筹建时,松柏云如帜。风格贯中欧,祠立承先志”,阐明当年建祠时,松柏高耸,建筑风格贯穿着中欧的艺术特色。建立祠堂就是为了传承先人的遗志。下阕主要写百年庆典的雄壮场景。“苗裔雄狮戏,龙凤衬红联,鼓乐喧天地”,生动展现庆典的热闹喜庆氛围。词作韵律和谐,对场景的描写较为生动。唯嫌融入个人的情感成分少了点。个别句子如“松柏云如帜”“苗裔雄狮戏”组合得不是很流畅,若用“松柏如云庇”“狮舞云仍喜”或会好理解点。 29.生查子·江南书画院拜访陆芝波覃新超老师 词/黄献光 春宵灯火明,共话诗书趣。 地北与天南,处处倾心腑。 挥毫闻墨香,落笔留云住。 弄斧在班门,频得周郎顾。 30.生查子·望西江 词/黄献光 一江春水流,千载苍天月。 天道有轮回,亘古何曾悖。 蜉蝣尘世中,须惯三冬雪。 雪尽苦寒消,展翅长空阔。 陈辉豪简评: 这首《生查子·望西江》主要是通过对自然景象“江水”“天月”的描绘和对天道规律的思考,来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上阕借“一江春水流,千载苍天月”等自然景观,引出“天道轮回,亘古不变”的观点。强调自然规律是永恒的。营造出悠远深邃的意境。同时也蕴含着朴素的哲理,即世间万物皆按一定规律循环往复,永远不变。下阕“蜉蝣尘世中,须贯三冬雪。雪尽苦寒消,展翅长空阔”,把人比作蜉蝣,表达出在尘世中,人虽渺小,但也要经历艰苦的磨炼。一旦熬过难关,光明便会到来,那时便可展翅高飞。传递出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鼓励人们要勇敢直面困难,要积极乐观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词作主题明确,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韵律和谐,是首值得欣赏的好词。 31.生查子·四月天气 词/黄献光 西巫欲变天,刮起阴风雨。 玉宇荡烟尘,祸害苍生苦。 忽看辽角边,似散乌云去。 大众正猜疑,却是生妖雾。 32.生查子·围棋 文/徐剑成 阴阳天地分,黑白莹如玉。 尧造善丹朱,千古无同局。 纵横星阵藏,万里吴图逐。 绝艺若如君,宜与闲人续。 33.生查子·学填词 文/徐剑成 笑言柳七词,未及苏辛壮, 佳句每能吟,亦忖才情淌。 我今来学填,思路偏难酿。 格律索书寻,立意多遗忘。 陈辉豪简评: 这首《生查子·学填词》描写词人自身学习填词的经历与感悟。上阕起句“笑言柳七词,未及苏辛壮”,开篇直抒胸臆。“笑言”二字表明作者对词风有自已的看法。认为柳永词在气势格局上不及苏辛之豪放壮美,表明偏爱豪放的词风。“佳句每能吟,亦谢才情淌”,说明对前人佳句颇为熟悉,时常可吟诵。并在吟诵中思考着这些优秀作品中流淌的才情。展现出作者对诗词知识的积累,及对创作才情的向往。 下阕“我今来学填,思路偏难酿”,笔锋一转,从对前人词作的评价转入自身填词的实践。点明主题,表明学习填词时的困境。“偏”字用得巧妙,强调了困境出现得意外,与之前所憧憬形成反差,生动体现构思的困难。“格律索书寻,立意多遗忘”,则是进一步描写填词的具体困难。为了遵守格律,不得不查找书本。而在查询时又会将原构思、立意给忘了。“索书寻”与“多遗忘”将填词时顾此失彼的窘态表现得十分形象,既突出创作的困难,又体现作者创作的严谨态度。词作立意清晰,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自然,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是一首好词作。 34.生查子·清明祭祖 词/农希 梨花片片飘,惹起愁人泪。 陌上冢荒凉,都是伤心地。 忆先祖兴家,捱尽千般累。 茶酒万杯斟,难表儿孙意。 陈辉豪简评: 词作立意是通过清明节祭祖的所见所感,表达对祖先的缅怀、感恩与崇敬之情。词中借梨花飘落、荒冢凄凉之景烘托出哀伤的氛围。回忆先祖兴家的艰辛,赞扬先祖为家族的发展所付出的努力。最后以茶酒难表儿孙意,突出子孙后代对先祖的深深怀念与无尽的感恩之情,意在传承家族情感,铭记先祖功德,让家族的感恩之情和传承意识在清明祭祀中得以延续和强化。词作主题明确,情感真挚,情景交融,语言清新自然,韵律和谐。是一首不错的作品。 35. 生查子·短利人卷,巨祸农先担 词/杨三 时堪耕种天,无雨田真旱。 人力本钱多,作物秧芽短。 协调生态崩,短利精人卷。 损失首农民,莫捧耕田碗。 徐延虹点评: 《生查子·短利人卷,巨祸农先担》以农民生计与生态矛盾为主题,立意深刻, 揭露了生态被破坏,与农民利益受损的社会问题,具有现实批判性。用“短利精人卷”讽刺追求短期利益者,与“莫捧耕田碗”的无奈形成反差。 全篇口语化、但直白如话,少了艺术元素和情感喧染,至令可读性不强。 36.生查子·秋日登白石洞天有感 词/黄耀鋆 洞天一线牵,与友攀峰赏。 风送桂幽香,惬意舒心畅。 纵然石径斜,逐级观光仰。 好景见精诚!奇迹辉煌创。 陈辉豪简评: 这首词主要描写秋日登白石洞天的感想。上阕描写与友人攀登山看到一线天的独特景观,闻到风中送来的桂花香味,将登山的情景与心情舒畅的感受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下阕对石径陡斜,逐级仰观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勇气。最后“好景见精诚,奇迹辉煌创”,抒发作者从好景中感悟到的情感:精诚所至就能创造辉煌的奇迹。 词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韵律也和谐。但用词和炼句都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惬意”“舒心”“畅”三个近义词同在一句,显得重赘,且畅字只为凑韵。“观光仰”“辉煌创”等表达都显得不够流畅。 37.生查子·柳 词/陈沛文 春风吹灞桥,染绿桥边柳。 柳色系悲欢,垂到黄昏后。 长亭又别离,空执郎君手。 万缕与千丝,难阻郎君走。 陈辉豪简评: 这首词的主旨是借柳抒怀,表达离别的伤感与无奈。上阕写春风染绿柳色,柳色牵连着悲欢一直到黄昏后(也许是这对恋人在长亭边、柳树下,缠绵至黄昏后才依依分别吧?)为离别营造出伤感的氛围。下阕直接点明长亭离别的场景,“空执郎君手”写出无奈之心情。“万缕与千丝,难阻郎君走”则进一步强化了无法挽留恋人离去的悲伤。借柳千丝万缕来映衬词人内心的愁绪和不舍。词作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运用“灞桥”“柳”“长亭”等经典意象,丰富了词作的文化内涵。语言简洁,韵律和谐。但在情感的深度和创新性上还有提升空间。 38.生查子·清明扫墓须防火 词/陈沛文 时逢春草生,又是清明节, 个个敬先贤,祭祖情真切。 拜山烧纸钱,防火心须铁, 山火最无情,定把他来灭。 题目写防火,最好两句写成灭火了。 39.生查子·六陈金龙三月三歌会 词/卢江明 六陈三月三,胜境贤才赴。 肉桂拥歌台,绮梦金龙翥。 桂香漫野途,极目亭台路。 翠影浩如涛,恍入桃源住。 陈辉豪简评: 这首词主要描写六陈三月三歌会的场景。通过“肉桂拥歌台”“桂香漫野途”“翠影浩如涛”等诗句,营造了一个桂香飘逸、桂影婆娑的优美环境。给人以如诗如画之感觉。结句“恍入桃源住”,是点星之句,将此地比作桃源,更增添了几分清幽美好之意境。全词立意清晰,语言简洁,韵律和谐。是首赞美家乡的好作品。 但个别地方表意不明。 1.题目,《生查子·六陈金龙三月三歌会》金龙后加上“村”字读者才知是地名,这样,第三句的“绮梦金龙翥。”就可以不加注了也能读懂了。 2.第二句“胜境贤才赴。”“赴”字稍显生硬,换成“聚”字会好些。 3. 第四句“绮梦金龙翥。”和上句的“肉桂拥歌台,”似乎没有多大关系。换成“云外金龙驭”关系会柔和些。 4.“桂香漫野途,”“野”字也用得不够好,换成“驿途”或“陌途”会好些。 原意微调参考: 六陈三月三,胜境群贤聚。肉桂拥歌台,云外金龙驭。 桂香沁驿途,极目亭台处。翠影卷千涛,恍入桃源住。 40.生查子·清明祭祖 词/卢江明 清明丝雨绵,寂野荒丘祀。 陟水复凌山,倾尽相思泪。 四隅爆竹喧,峻岭千峰翠。 迢递赴宗茔,岂辞身心瘁。 “辞”字这里应仄。 41.生查子·红棉树 词/黄锦葵 羊城处处春,如火红棉美。 杆直耸云天,花朵超桃李。 岭南尊卉神,入药清肝里。 傲骨又忠心,恰似英雄您。 注:红棉树又称英雄树。 陈辉豪简评: 这首词主要以红棉树为核心意象,上阕开篇“羊城处处春,如火红棉美”,点明地域特色。用“如火”展现其热烈灿烂的视觉形象。“杆直耸云天,花朵超桃李”,进一步描写红棉树的挺拔姿态和花朵卓然出众,暗含对其品格的赞美。下阕转入描写红棉树的精神内涵和实用价值。下阕介绍红棉树在岭南被尊奉为“卉神”及其药用功效,丰富了红棉的文化意义。结尾将红棉树的精神特质与“英雄”形象相结,点明主旨,使红棉树从自然之物升华为精神象征。 全词立意高远,韵律和谐,语言过于直白,整体逻辑与衔接不到位。 第二句“杆直耸云天”的“杆”字应为“干”(“树干”的规范用词),避免歧义。第三句“岭南尊卉神,入药清肝里”,其中“卉神”是生造词组,后句是土话。 尾句“傲骨又忠心”拟人化略突兀,若喻英雄,建议前置铺垫后,再引出“傲骨”; “英雄您”指代不明,不知(是泛指还是特指?)。同学还须努力。 42.生查子·白、紫荆花 词/黄锦葵 广州街道旁,白紫荆花放。 洁白衬嫣红,鲜熠眸惊亮。 沁香传四方,辨落飘飞荡。 城市景如诗,沉醉心神旷。 四六句拗口,“辨落飘飞荡。” 飘、飞、荡? 43.生查子·思亲 词/黄学文 春深残月斜,落在栏杆处。 枕席睡无眠,长夜愁思绪。 母亲近百龄,少了欢声语。 久别梦魂牵,望断天涯路。 44.生查子·别母安慰语 词/黄学文 暮春花欲收,柳岸条丝妙。 树绿草青青,花落微风绕。 清明假又收,此别愁难了。 国庆国人休,你尚知多少。 陈辉豪简评: 这首词上阕描写暮春景色,营造了一种既美丽又略带惆怅的氛围,为下阕写与母亲的分别的愁绪作铺垫。下阕写清明假期结束与母亲分别时的愁苦心情,最后想表达对母亲的安慰。但言不达意。题目是《别母安慰语》,但词中没见哪句是安慰母亲的话。结句“你尚知多少”表意不清,让人费解。若修改后两句为:国庆再回来,共话春常葆。这样意思就清楚了,这就是安慰母亲的话。 45.生查子·社会如今好 词/龙启孟 常思旧日时,社会如今好。 生活水平高,庭院栽花草。 富家识赚钱,贫困拿低保。 疾病少缠身,体健无烦恼。 46.生查子·乡村四月天 词/龙启孟 乡村四月天,暖日当头照。 种豆又栽瓜,家里闲人少。 枇杷院落黄,雀鸟枝梢跳。 觅食小蜻蛙,暮色莲塘叫。 陈辉豪简评: 这首词描写乡村四月景象。上阕“乡村四月间,暖阳当头照”,点明时间与天气。“种豆又栽瓜,家里闲人少”,描写乡村农忙景象。下阕“枇杷院落黄,雀鸟枝梢跳”,描写枇杷果黄熟,小鸟在树枝上跳动的状态,画面鲜活。“觅食小青蛙,暮色莲塘叫”,描写青蛙夜鸣,丰富乡村生活图景。语言质朴自然,韵律也和谐,能运用动静结合手法表达诗意。但词作单纯写景,没有融入个人情感,意境没有得到提升。“蜻蛙”应是“青蛙”。 47.生查子·叶上霜 词/龙福芝 无根水透明,日照银光闪。 一夜结成珠,雪白无尘染。 霜凝草木荣,但叹停留奄。 短暂叶中霜,日射霜消琰。 注:无根水是露水的别称) 陈辉豪简评: 词作立意应是赞美霜的纯洁无瑕吧?但由于用词欠准确,致使诗意模糊,衔接不紧凑,言不达意。如“一夜结成珠”,“珠”不代表“霜”,所以上阕没有交待霜的出现。但下阕一开头就说霜的好处“霜凝草木荣”,使上下阕意思不连贯。而且此句不合常理,下霜了,草木就开始枯黄,这是自然现象。“停留奄”表意不清,应用“停留暂”。“琰”是一种美玉,“霜消琰”难理解。现根据原意试作修改: 生查子-叶上霜 无根水透明,日照银光闪。寒夜结成霜,雪白无尘染。 晶莹万众崇,但叹停留暂。阳晒便消融,身碎犹清湛 48.生查子·无题 词/龙福芝 三春四水清,波皱鱼儿跳。 水面有浮萍,不食渔翁钓。 一时气上头,是鬼迷心窍。 静坐复精神,才露眉梢笑。 49.生查子·另说三农 文/周胜硕 (1)农业 耕收机器忙,不用叹劳苦。 品质保精良,种类包丰富。 最忧灾害来,所获皆消去。 大利赞天公,恶果归农户。 (2)农村 当年泥夯房,今日洋楼驻。 网络进千家,快递常光顾。 孩童踪迹稀,翁媪成多数。 惟有旧时山,碧绿依如故。 (3)农民 当年泥溅身,今日衣装亮。 老妪刷抖音,白发耕流量。 奈何多赌神,麻相成天响。 村口二维图,扫出贪婪样。 陈辉豪简评: 1.农业:聚焦农业生产这一主题,描写农业机械化带来的便利,减轻了农民的劳作负担;还真实反映了农民面临自然灾害时的无奈和担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恶果归农户”一言体现了词人的“怜农”情怀。 2.农村:通过对比,生动展现了农村在物质生活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巨大变化,突出新时代给农村带来的进步。也敏锐地捕捉到了农机人口结构的变化,反映出儿童少、留守老人多这一社会现象。词中“今日洋楼驻”略欠流畅,改为“今日皆楼宇”会通俗点。“儿童踪迹稀”换作“儿童身影稀”也会通俗些。 3.农民:词作巧妙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呈现出农民生活条件及外在形象的显著改善,反映当下农村生活的新变化。词作充满时代气息。“村口二维图,扫出贪婪样”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形象地描绘农村赌风盛行,一些人总想不劳而获的负面现象。作品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50.生查子·落下相思泪 词/温小英 湖堤柳丝柔,锦鲤来回戏。 纤手握玫瑰,偶尔挼云髻。 雅香盈绮裙,未有观花意。 伫立至斜阳,落下相思泪。 陈辉豪简评: 这首词通过描写女子在湖堤边的行为动作与神态,展现其内心的思念与哀愁。词作开头先描写湖边柳丝轻柔、锦鲤嬉戏的春天美景,接着刻画女子手持玫瑰、偶尔整理头发的形象。下阕接着描写女子虽然身处美景之中,却无心赏花,只是静静伫立直至夕阳西下,最后流下了相思之泪(应是等不见心中人之缘故吧)。通过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出女子心中深深的思念之情。将相思之情感表现得较为细腻真切。在意境营造上是较为出色的。人物形象的描写也较生动。情感真挚,语言简洁。略嫌直白,没有给读音留下想象或回味的余地。韵律也较和谐,只是“丝”字出律。丝是平声,此处要仄声,换用“线”就合适了。 51.生查子·六陈三月竹竿舞 文/蓝玉兰 暖烟浮桂梢,竹籁穿云脆。 竿舞燕双飞,旋展红绡袂。 欢潮漫翠坡,笑语盈邻里。 共赏此时春,霞染千山醉。 陈辉豪简评: 这首词描写了六陈三月竹竿舞的欢乐场景及春日的美景,展现出当地人们欢乐祥和的生活氛围,表达作者对这种生活及美好春光的喜爱和陶醉之情。上阕“暖烟浮桂梢,竹籁穿云脆”,表示时间是春天,烟雾弥漫桂树梢头,竹竿舞动的声音清脆悦耳,直穿云霄。“竿舞燕双飞,旋展红绡袂”,将舞者比作双飞燕,形象地描写舞者在竹竿间轻快跳舞的姿态,那红色舞裙旋转舒展。画面感强。下阕“欢潮漫翠坡,笑语盈邻里”,描写欢乐的气氛如潮水般在绿色山坡上蔓延,欢声笑语充满了邻里之间。让人感受到和谐与欢乐。“共赏此时春,霞染千山醉”,描写众人一起欣赏这春天的美景,霞光染红了千山,使群山都沉醉在这欢乐的美景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词作意境优美,动静结合,用词较准确,韵律和谐,有一定的艺术水平。 52.生查子·作客南京39层米其林餐厅 文/梁学杰 魔楼金碧新,佳境云铺路。 作客米其林,乐饮领高处。 珍馐巧而精,艺术且兼顾。 五味香醺人,注杯欲无度。 陈辉豪简评: 这首词上阕描写米其林餐厅所在的楼层环境,“魔楼金碧新,佳境云铺路”“乐饮领高处”等语句都表现楼层极高,给人以高得入云之感觉。下阕描写餐厅的菜肴精巧,还兼具艺术特色,香味浓郁,令人陶醉,在这里饮酒容易控制不住酒量。全词意象清晰,语言简洁。若按作业要求的龙谱词格,词中有“领、而、且、香、杯、欲”这些字不合律。若按钦谱,对照了几个格式,也有一些字不合平仄,也许是作者为营造意境而抛弃格律的束缚吧。词中也有少量用词值得考虑。如“魔楼”,“领高处”,“注杯”,这些词用得不是很好。 53.生查子·高中双休 文/谢柱金 往常月假时,一早黉门至, 期待子归来,其父心头喜。 如今逢假休,牵挂终成史, 似候鸟迀徙,焦虑何时止。 陈辉豪简评: 这首词主要描写家长对高中在读生的以往与现在双休日的感受。表达出家长的喜忧心情。上阕主要写以往高中学生是每月放假一次,放假日家长一早就到学校门口等待,孩子归来,父母心中甚是高兴。下阕主要写现在的高中是每逢双休日都放假,结束了以往对孩子的牵挂历史。但孩子却如迁徙的候鸟,在家校间来来往往,又增添了家长的忧虑。词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韵律也和谐。但下阕的“牵挂”与“焦虑”句有矛盾之感,会给人造成理解的障碍:前说不用牵挂了,后面又说焦虑不止。 54.生查子·重修祖坟 刘火英 往年逢拜山,坟塚多荒草。 高路石崎岖,惊恐斜坡倒。 今春修墓时,红砖堆墙堡。 花满道铺平,祖佑儿孙好。 陈辉豪简评: 这首词通过对修坟前后祭祖的情形比较,展现了对祖先的敬重以及对家族未来的美好期盼。情感真挚,具有生活气息。语言通俗易懂,韵律和谐。稍嫌平铺直叙,词句锤炼也欠工夫。“墙堡”换成“城堡”更形象。“花满道铺平”不够流畅,可改为“坦道满铺花”。作为一名新学员,能写出主题突出,句子通顺的习作已经值得肯定了。 55.生查子·春无私 文/杨戈 浩荡这东风,可否平均有? 雨露共沾濡,弱草纤纤瘦。 抬眼望孤榆,迅猛添新秀。 邻舍紫荆花,初绽缘何疚? 陈辉豪简评: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不同景物的描写,探讨了关于公平性的问题。词中既有对春风拂大地,雨露润万物的描述,又通过对比弱草与孤榆、紫荆花的生长状态,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现象看似不公平的疑惑与思考。情感较为含蓄深沉。借浩荡春风及雨露暗喻春天的恩泽之浩大,春天是无私的,万物均沾雨露。然而由于自身的特点,各种植物的生长速度或状态是不同的。那弱草依然是那么的纤瘦,而那孤榆却迅速枝繁叶茂生机勃勃。词作最后的“邻舍紫荆花,初绽缘何疚”意思是:就长在旁边的紫荆花,刚刚开花,为什么就感到不安呢?实际是化用有关紫荆花的典故。紫荆花象征着兄弟团结,家庭和睦。典出南朝时,有田家三兄弟分家,财产都均分定妥了,只剩下一棵正开花的紫荆花树,三人商定将此树砍下截作三段,每人一段。次日三人前去砍树,发现此树已经枯死了。三人见状感叹道“人不如木也”。于是他们随决定不砍树,也不分家了。说也巧,似乎这棵紫荆花树也通人性,竟然也恢复生机了。作者以此典故引起人们对公平的思考。有些东西是不能一味追求公平的。整首词主题明确,意蕴深沉,韵律和谐,耐读。 56.生查子·生态园春景 词/郑桂莲 桃花开满天,蜂蝶翩翩影。 群鸟在欢歌,一片春光景。 游人如织来,醉入如仙境。 终日客留连,斜照催无醒。 陈辉豪简评: 这首词通过描写生态园中的景物,如桃花盛开,蜂蝶飞舞,群鸟欢歌等,展现出生态公园春天生机勃勃、景色优美的特点,给人以美的享受。词中巧妙运用拟人化手法,如“群鸟在欢歌”、“斜照催无醒”,丰富了词作的表现力。词作中还运用了比喻手法,如“游人如织来”、“醉入如仙境”,增强了词作的感染力。词中先写景后写人,将美景与游人的陶醉有机融合,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作者对生态园的喜爱和赞美。全词立意明确,韵律和谐。稍欠创新性不够,所写所感似乎都是常见。 57.生查子·赞环卫工人 词/郑桂莲 平凡环卫工,雨雪仍工作。 辛苦亦坦然,为众心纯朴。 每天早出勤,归已西阳落。 为国汗如流,虽累心还乐。 “坦”字应平。换成“依然”就合了。 58.生楂子·祭祖有感 词/刘英华 又逢祭祖期,华夏儿孙孝。 岁岁至追思,怀感心中报。 烧香燃烛时,隐似先贤教。 行善且仁慈,因果皇天报。 陈辉豪简评: 这首词以祭祖为主题,表达了对祖先的追思以及从祭祖中获得的感悟,即要行善仁慈,因果有报。主旨是清晰的,传递了积极的人生观。词作韵律也符合龙谱词格要求。但组词炼句仍欠工夫。试依原意微调一下: 又逢祭祖期,华夏儿孙孝。岁岁寄追思,念祖恩情浩。 焚香点烛时,似有先贤教。行善且仁慈,因果皆天报。 59.生查子·踏青偶成 词/农延华 柳线钓春烟,莺破梨云晓。 撷翠并游时,衣上晴光袅。 蓦见并头花,低语郎君道: “若个最娉婷?是我颦儿好。” 徐延虹点评: 《生查子·踏青偶成》是一首清新活泼的春日恋词,通过踏青游春的细节,展现了一对恋人的甜蜜互动。全词语言灵动,画面感强,情感表达自然生动。 上阕开篇“柳线钓春烟,莺破梨云晓”用拟人手法,将柳条比作钓线,黄莺穿破梨花如云的晨景,勾勒出春日景象。这里“钓”“破”二字尤见炼字功底。 下阕描写情侣间的互动。通过“蓦见并头花,低语郎君道”引出少女的娇嗔,其私密对话,充满生活情趣。 结句“是我颦儿好”巧妙借用《红楼梦》黛玉“颦儿”之称,既显亲昵,又暗藏争艳的小心思,鲜活展现恋爱中少女的娇俏。词作已很雅致,若再提升以下细节会更完美: 词作未按作业要求(龙谱)来填写,格合钦谱。按作业要求“线、见、春、头”平仄不合。有几处格律和用词还可优化,从意境、手法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以下谨供参考: 如“撷翠并游时”撷翠:意指‌采摘花草‌‌。和“并游时”组合不当。换成“踏翠共游时”更显并肩同行之态;还有“衣上晴光袅。”“袅”字还应商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