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千秋心缘

查看: 1002|回复: 0

用词韵写诗,是否可以?(钟振振答)

[复制链接]

1843

主题

6745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19096
金钱
70481
贡献
18728
发表于 2023-11-7 22: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154)
小楼听雨诗词2022-08-21 04:45







钟振振博士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154)

用词韵写诗,是否可以?


“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转来某诗友问:用词韵写诗,是否可以?


钟振振答: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明白两个概念:“词韵”和“诗”。


我猜想,这位诗友所说的“词韵”,应该是指清人戈载所编《词林正韵》。关于“词韵”和“《词林正韵》”,我已多次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另类”,可以说是颠覆了目前诗词创作界绝大多数人的认知。究竟有多少人接受我的意见?不知道。但我愿借这个机会再一次声明,我的论断都不是信口雌黄,都是有依据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主要依据有两点——学理和学术史的客观事实。


词,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大众娱乐性质的文体。因为不用于科举考试,它从来就不需要,也从来就没有“国标”韵。拿它的鼎盛时期——宋代为例,词人填词,用的就不是国家颁行的,旨在规范科举考试诗赋用韵的《礼部韵略》(即后世俗称之所谓“平水韵”),而是当时通行的音韵。两宋时期,当然不可能有全国通行的音韵。所谓“当时通行的音韵”,只能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通行的音韵。因此,它们与人为制订的、用于科举考试的“国标”韵不尽相同。而各个不同地域范围内通行的音韵也不尽相同。凡不符合“国标”,只在不同地域范围内通行的音韵,即“方音”。押韵可用“方音”,是宋词的一大特色。


戈载对此,是有明确的认知的。但他固执地认为,这是宋人的“错误”。他的《词林正韵》,从根本上说,要纠正的恰恰是宋词押韵可用方音的“错误”。《词林正韵》编制的原则,是以“平水韵”为基础,多数韵目予以合并,少数韵目予以拆分。平上去三声并为十四部,入声并为五部。同时,他还纂有《宋七家词选》,即周邦彦、史达祖、姜夔、吴文英、周密、王沂孙、张炎等七家。凡所选词,遇有用方音押韵之处,往往臆改之以符合其《词林正韵》。这样的做法实在骇人听闻,不啻是“削”宋词之“足”以“适”其《词林正韵》之“履”!在他眼里,连被公认为最懂音律、最讲究音律的周邦彦等宋词“格律派”大家名家,押韵也是不合格的。这样的词韵,怎么能让人信服呢?




退一步说,即使戈载的《词林正韵》做得非常完美,与宋词用韵吻合无间,它也只是私人编著,不是“国标”,没有法律意义。总之,是“私刑”,而非“典刑”;是“家法”,而非“国法”。


不可思议的是,这样一部罔顾宋词押韵可用方音之历史事实,力图使原本押韵比较自由、宽松的词,就范于参照封建科举考试“国标”韵而由私人制订的“家法”,编纂方针严重偏颇的词韵,自晚清以来却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追捧,最终还被当代某些学者为普及诗词知识而撰写的小册子郑重推荐给了广大热衷于诗词创作的“发烧友”!


如今诗词创作界的绝大多数人,从一开始学习填词,用韵基本上都是按照此类小册子所附录推荐的《词林正韵》删减版。这是对“专家”“权威”的迷信——糊里糊涂便信了。他们不知道,普及诗词知识的小册子只是“流”,唐宋词原生态的创作才是“源”;而“源”才是最靠谱的,“流”则未必。“先入为主”厉害得很,足以使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既然绝大多数人只知道《词林正韵》,等到他们之中的某些人有了一定的资历,当上了诗词刊物的主编或诗词赛事的主持者,乃明文宣布,以《词林正韵》作为衡量词作用韵合格与否的标准。


这样的刊物多了,这样的赛事多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填词必用《词林正韵》”已经成了“常然”。由于人们的“简单化”思维,“常然”又成了“当然”。


“常然”如果公平、合理、正确、科学,当然可以是“当然”。但“常然”并不一定等于“当然”。自古以来,“男尊女卑”,在旧时代里它是“常然”,亦被认为是“当然”。但它“当然”吗?当然不!到了现代社会,只要是文明人,都以“男尊女卑”为偏见,以“男女平等”为共识。可见,“历来如此”未必“就该如此”。“历来如此”是一回事,“该不该如此”是另一回事。


我这里的意思并不是说《词林正韵》不可以用,而是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把《词林正韵》当作填词用韵的金科玉律。只要唐宋经典作家、经典作品中有用例,他们押用的那些个韵字,我们都可以参酌押用,大可不必受《词林正韵》的约束,桎手梏足,不敢越雷池一步。例如,平水韵中的“真”“文”与“庚”“青”“蒸”,在《词林正韵》中分属不同的韵部,不能通押;但宋代许多大家名家都这样通押。周邦彦们押得,我辈便押不得?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未完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桂ICP备14002192号 )

千秋心缘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5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