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千秋心缘

查看: 941|回复: 0

公众号(2025第02期)冬暖谁思采桑子

[复制链接]

11

主题

11

帖子

2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威望
50
金钱
69
贡献
50
发表于 2025-1-18 21: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余家发 于 2025-1-18 22:02 编辑



冬暖谁思采桑子;
酒香友喜赋新词。
——徐剑成。
本期作业点评:徐延虹 陈辉豪

1.采桑子·八十感怀
赵乾才
韶光荏苒匆匆过,似水东流。永不停留,掘指银霜布满头。   毕生创业英年事,未雨绸缪。拚力划舟,眊岁难登黄鹤楼。
陈辉豪评:
这首词是作者在八十岁时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年轻人的期盼。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岁月的沧桑感和对年轻人的祝托。词中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展现了老人对人生的思考,根据自身的经历提出对年轻人的勉励:要珍惜时光,努力创业。
    上阕:写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用“荏苒、匆匆、似水东流、永不停留、屈指”等简洁词语表明时光飞逝,感慨人生易老,岁月不待人,转眼就八十岁了。下阕写对年轻一代的寄望。“毕生创业英年事,”表明人生创业要趁年轻,“未雨绸缪,拚力划舟”则是告诫年轻人要早早规划自己的人生,要有理想,要努力去创业。不要虚度年华。结句“眊岁难登黄鹤楼”是忠告青年人:少壮不努力,到老了就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了。用“黄鹤楼”比喻远大理想吧。
全词主题明确,情感真挚,层次分明,语言简洁明了,组词炼句有较坚实的功底,韵律和谐,是首抒情且有教育意义的好词。
“掘指”应是“屈指”。
2.丑奴儿•四大古典名著
词/徐剑成         
痴人难了仙缘事,情满红楼,妖阻西游。满纸荒唐佛可留?    桃园未结招安梦,乱世奇谋。兄弟恩仇。大业成空忠义休。   
徐延虹简评:
上阕以《红楼梦》和《西游记》为引,描述人生中难以解开的情缘和遭遇的阻碍。“满纸荒唐佛可留?”可能是在质疑古典名著中的某些荒诞不经的情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宗教和信仰的思考吧。
下阕则涉及《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反映了乱世中的英雄梦想、兄弟情谊、恩怨纠葛以及最终的功名利禄和忠义价值的消逝。
其立意是:通过四大名著的情节,来探讨人生、历史和社会的多个层面,包括命运的不可捉摸、情感的复杂多变、英雄的悲剧命运以及忠义在乱世中的困境。
词作以古典名著为素材,通过对书中情节的提炼和反思,展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3.采桑子·梦休
词/陆路
    时人都道退休好,饭软茶香。夏热冬凉,日玩公园夜广场。    吾今却信专家语,不喝高汤。专吃粗粮,辅药维持
亚健康。

陈辉豪评:
上阕描写大众对退休的认知。“时人都道退休好”,开篇点明众人对退休生活美好看法。通过“饭软茶香”简单而形象的描述,勾勒出悠闲舒适的退休生活场面。“夏热冬凉,日玩公园夜广场”更具体地描写退休生活的自由惬意,展现出退休生活在人们想象中的美好模样。
    下阕“吾今却信专家语”笔锋一转,写到自已的现实。一个“却”字起到很好的转折作用,将自己现实的退休生活与上阕大众想象的退休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听从专家建议,注意饮食健康,靠吃粗粮,辅助以药物维持亚健康状态。这种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丰富了词的内容层次,体现了生活的真实与无奈。
    全词运用对比手法,增强了词作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语言朴素简洁凝炼。贴近生活,情感真挚自然,虽然词中“退”字出律,但仍不失为一首有欣赏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好作品。
4.采桑子·老树熬冬
词/陈辉豪
   可怜老树承寒袭,雪虐枝凋,枯叶飘飘,风雨狂侵易折腰。    犹思壮岁欣霜至,何惧寥萧,却爱呈骄。立地擎天任雪浇。
   
采桑子·爱你恨你方孔兄
词/陈辉豪
    恨君不似江河水,日夜奔流,日夜奔流。岁岁年年来不休。    恨君却似江河水,一落滩头,永不回头。万唤千呼不肯留。
徐延虹简评:
    题解:“孔方兄”是旧时对古钱币的别称,他源于古代铜钱的独特设计:因其形外圆内方。在铸造时为了方便细加工,常将铜钱穿在一根棒上,为避免在加工时转动,铜钱中间被开成方孔,故称为“孔方兄”。‌
词作上阕: “恨君不似江河水,……岁岁年年来不休。”作者希望“钱”能像江河水一样源源不断的来,这里 “不似”当然就未能如愿了。
下阕:“恨君却似江河水,……万唤千呼不肯留。”这里的“江河水”再次出现, 然而他和“却似”在一起,表达了,我在陷入困境的时候,“兄”你为什么一去不回头的失望和无奈。
其立意是通过“钱”的特性,表达了作者对某种情感爱恨的矛盾心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吧。作者以其独特的词风。通过对比手法和丰富的意象,用爱恨两字贯穿始终,来引发读者对人生和事物的深入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性的好词。
5.采桑子·
词/刘英华
天生此物谁能挡? 力大无穷。 摇竹吹松, 可卷江洋水上空。    推林毁屋飞砖瓦, 顶级轻功。 不定行踪, 但愿飞廉送好风。
徐延虹简评:
《采桑子·风》上阕用 “天生此物”和“力大无穷”等词语,强调了风的自然属性和强大的力量,它能摇竹拔松,甚至翻江倒海。下阕 “推林毁屋飞砖瓦,顶级轻功”更进一步描绘了风的破坏力。结句“但愿飞廉送好风。”这里的“飞廉”是指:中国古代神话中‌掌管风的‌神兽,也称为“‌风伯”“风神”,是古代汉族人民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想象的产物。在这句里,作者表达了对风的敬畏,希望风神能够带来好风。
其立意是:传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风之美的欣赏。风虽然强大且不可预测,但它也带来了生命的活力和变化,这也许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吧。
整首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不足的是,只写了风的威猛,却没有描述风的温柔和美好。另外,用典最好加上注释,因为作品不是写给古人欣赏。

6.采桑子·平南县大洲镇交草村陆府外嫁女回娘家
词/陈雪英
    酸甜苦辣都尝了,喜到娘家,笑口哈哈,姐妹同斟思念茶。    相夫教子心中乐,两鬓斑花,不负年华,靓丽身姿转外家。
陈辉豪评:
这首词描写外嫁女集体回娘家的欢乐场景和喜悦心情。
上阕主要写回到家的欢乐场面。首句“酸甜苦辣都尝了,”表达外嫁这些年的艰辛。“喜到娘家,笑口哈哈。”则表示回到娘家的欢乐心情。“姐妹同斟思念茶。”则表达姐妹间的思念之情。
    下阕主要表达对外嫁这些年自己的付出感到欣慰:这些年来相夫教子。虽人老了,发白了,但没有辜负自己的青春年华,为家庭为孩子付出了精力和心血。今日我光彩还乡,心中是无比欢乐的。
    全词感情真挚,主题鲜明,叙事清晰。字里行间流露出回娘家的喜悦心情。贴现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语言朴素,通俗易懂。韵律和谐。略嫌有些囗语化,如“都尝了”、“笑囗哈哈”。组词炼句仍要下苦功。“转外家”若改用“回到家”会显得亲切点。再有首句不切题。词中所用的“哈”字是古入声字,在入声十七洽韵部,所以你词中“哈哈”出律,且第二个“哈”还落韵。
7.采桑子·归途
文/熊野
    中秋策马归途晚,直向城西。夜色依稀,树影幽明谁上枝。    天明惊觉偏南远,误了当时。误了佳期,雁可传音故里知?
徐延虹简评:
《采桑子·归途》,上阕首句描写,在中秋节的晚上,因某种客观原因的障碍而归迟。“直向城西……”可能当时是误入歧途吧,透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迷茫和孤独。
下阕首句:“天明惊觉偏南远,误了当时”:天亮时分词人惊觉自己离家偏南很远,错过了与家人团聚的最佳时机。
结句遗憾地想象,如果大雁能够传音,或许可以向故乡的亲人传达自己的思念。
《采桑子•归途》意境不错,但情感投入不够。很遗憾,表述方面却不太成功。“树影幽明谁上枝。”不明用意?还有结句,问得不太实际。当然,在手机丢失的情况下是可以理解的。
8.采桑子•春讯
文/黄献光
冬来应晓春无远,庭里寻梅。树底徘徊,盼望春天早日回。   夜深唯恐花魂冷, 秉烛添煤。设席相陪,慢绕枝头数嫩胚。  
陈辉豪评:
这首词是一首充满对春天殷切盼望之情的词作。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情感氛围,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个“春天”就代表着作者心中所向往的事物。
这首词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春天的热切盼望。从“盼望春天早日回”的直白表述,到“夜深唯恐花魂冷,秉烛添煤,设席相陪”这些充满关怀的举动都表明作者对春天将至的急切心情以及对春天象征的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梅”的运用也十分巧妙,梅花在寒冬开放,预示春天将到。作者通过在“庭里寻梅,树底徘徊”这些行为的描写,表示对春天的寻觅。“嫩胚”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天悄然孕育生机。
    全词“盼春爱春护春”的主题鲜明,情感真挚,语言精炼,寓意深刻,描写细腻,韵律和谐,是一首具有艺术价值的好作品。
9.采桑子·冬日见梅即兴
词/刘汉波
    冰肌玉骨娇姿艳,傲对风霜,绽放光芒,雪魄梅魂逸韵香。    高贤雅士倾心赋,书画文章,曲水流觞,冷艳名花耀四方。
徐延虹简评:
    词作以梅花为题材,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冰肌玉骨”“雪魄梅魂”等,生动地表述了梅花的气质。同时,词人对梅花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挖掘,将梅花与文人雅士相联系,提升了词的意境和深度。
可能没有见过梅花吧,“绽放光芒”和结句“耀四方”用得不妥。
************************
陈辉豪评:
这首词主题是赞美梅花。上阕:首句用“冰肌玉骨”描绘梅花质感,展现其高洁。“娇姿艳”突出梅花娇艳姿态。起笔就奠定了对梅花赞美基调。“傲对风霜”则以拟人手法写梅花不畏严寒的坚韧品格。“绽放光芒”表示梅花在冬日开放,如发光体给寒冷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雪魄”指梅花如冰纯洁。“梅魂”强调梅花的内在精神。“逸韵香”表示香气清幽,韵味十足,传递出梅花不仅外在美,更具内在气质。
下阕:“高贤雅士倾心赋,书画文章,”表明梅花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因喜爱梅花而尽情赋诗作画来赞美,烘托出梅花的文化地位。“曲水流觞”是古代文人雅集于曲水旁饮酒吟诗咏梅。运用这一典故进一步衬托文人对梅花的高度赞美。结句“冷艳”概括梅花清冷艳丽特点,“耀四方”表明梅花名声远播,广受赞誉。

10.采桑子·陈桂
文/赵袖荣
    陈乡肉桂名中外,枝叶经霜。青翠芬芳,四季葱茏碧绿装。    全身是宝多功效,入药良方。理气扶阳,去湿袪寒助健康。
陈辉豪评:
这首《采桑子》以陈乡肉桂为主题,通过对其特征及药用价值的描写,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重要作用。
上阕:首句“陈乡肉桂名中外”,起笔点题,表明其名声远扬,又简洁交待了写作对象。“枝叶经霜,青翠芬芳”则描绘了其经霜依然青翠飘香之特点。一个“经”字凸显其坚韧的特性。“碧绿装”则以生动形象的拟人手法进一步强调其四季常青的外貌特征。
    下阕主要写肉桂的药用价值。“全身是宝多功效”,自然过渡概括其价值所在。“入药良方,理气扶阳,去湿祛寒助健康”,具体赞美其医药功能。
全词主题明确,语言简洁明了,用词准确,描写生动形象,韵律也和谐。略嫌文中“青翠、葱茏、碧绿”几个近义词叠用,影响词意境提升,但仍不失为一首值得欣赏的作品。
11.采桑子·鹤发童心乐晚年
文/黄耀鋆
老龄校涌诗声朗,稚趣欢狂,律韵馨香,翁妪童真意气昂。    琴棋书画欣欣乐,共赋华章,共赏斜阳。椽笔生花盈袖芳。
徐延虹简评:
词作上阕:描绘老人在老年学校里学习诗词,充满了童趣和活力。下阕:描述了老年人通过琴棋书画等艺术活动,共同创作的美好时光。
其立意是:对老年人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赞美,鼓励老年人保持童心,享受晚年生活,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和快乐。
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老年人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
美中不足的有,第一句“老龄校涌诗声朗,”读起来拗口,也不合节奏,直接用“老年大学诗声朗”就好了。词中“律韵馨香”欠妥。结句“椽笔生花盈袖芳。”整个句子很美。我在《近体诗创作用韵浅谈》里讲过,“一首作品里用了两个意义相同的韵脚,比如:押了“香”字又再押“芳”字,这个叫“复韵”,一般情况下都不复,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也无妨。
********************
陈辉豪评:
这是一首描写老年大学生活的词作。
上阕:“老龄校涌诗声朗,稚趣欢狂,律韵馨香”,开篇点题描写老年大学诗声朗朗的热闹场景,将老人们在学习诗词中的天真活泼和欢乐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并强调了诗词的美好韵味像花香沁人心脾。“翁妪童真意气昂”是对上阕总结,点明老人虽年迈,但童心还在,精神饱满。
下阕“琴棋书画”,继续描写丰富多彩的老年大学生活。“欣欣乐”表明老人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共赋华章,共享斜阳”表达老人在创作上互相切磋,共享晚年的美好时光。结句“椽笔生花盈袖香”比喻大手笔写出好文章,连衣袖都浸透了文学的香气,侧面烘托老年人作品的优秀,提升了全词。
整首词充满了正能量,充满了生活情趣,风格明快,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韵律和谐,展现了老年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是一首值得欣赏的作品。惟嫌“律韵馨香”组句有生涩感,若换成“律韵铿锵”或“律韵悠扬”会通俗点。
12.采桑子·弦月
词/农希
    推窗遥望那弯月,牵扯心弦,愁绪千言,惹起江湖客不眠。    思家总想柔情寄,倾诉难完,愿把心捐,修得天长月久圆。
陈辉豪评:
这首词围绕“弦月”展开,借景闱椤
上阕:首句“推窗遥望那弯月”,开篇以动态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孤独的氛围,为后续抒情奠定基调。“牵扯心弦”,用“牵扯”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地描绘出弦月引发思乡之情对内心的触动,产生了千言万语难以诉完的愁绪。“惹起江湖客不眠”,表达了作者因思乡生愁而不能眠,把情感描写得十分真挚。
    下阕:“思念总想柔情寄,倾诉难完”,进一步强化情感深度。“愿把心捐,修得天长月久圈”,表达了作者盼望团圆的强烈心愿:如果能修炼得天长地久。我愿把我的心捐去修炼。
全词情感主题贯穿始终,情景交融,意境营造生动,用词质朴平实,上下阙过渡自然,构思巧妙,使情感表达层层推向高潮,韵律基本和谐,是一首值得欣赏的词作。
存在问题:首句“那”字出律。“那”字只在作姓氏时读平声,其余都读仄声。
13.采桑子·爷孙乐
词/陈沛文
——是夜洗好南瓜欲煮。
孙儿忽指南瓜问:既有东瓜,也有西瓜,请问北瓜成了吗?爷爷听罢真无语,    笑口哈哈,好个孙娃,只有伸长拇指夸!
徐延虹简评:
《爷孙乐》上阕,描绘了一个童稚的场景,小孩子好奇地问爷爷为什么没有北瓜。这里“北瓜”实际上并不存在,是孩子天真的想象。第三句“爷爷听罢真无语”表现了爷爷面对孩子的提问时那种惊讶和无奈。接下来的两句“笑口哈哈,好个孙娃,只有伸长拇指夸!”则展现了爷爷对孩子的喜爱和赞赏,他笑着夸奖孙子聪明可爱。
其立意有二,一是童真的可贵,孩子的好奇和天真无邪是生活中的一抹亮色;二是亲情的温暖,爷爷对孩子的宠爱和鼓励体现了家庭的和谐与温馨。
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很不错。
可惜,上下片韵部和平仄都有误。

14.采桑子·年终小结
刘火英
流云岁月奔年末,成也艰辛。败亦更新,身体安康最自珍。    遛娃间隙游诗海,习句欣勤。词汇空贫,唯赏微刊精气神。  
徐延虹简评:
词作上阕通过“流云岁月”比喻时间的流逝,同时,“成也艰辛”和“败亦更新”即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事物和年轮一样,也总是要更新的,重要的是保持乐观的心态。结句强调了健康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下阕通过“遛娃间隙”和“游诗海”描绘了作者在忙碌的生活中,仍不忘追求诗词的乐趣,即使自己词汇贫乏,也能在微刊中感受到诗歌的精气和神韵。
其立意是,通过对时间、生活、健康和诗歌的结合思考来表达,无论生活有多艰辛,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用“遛娃”空间去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
语言简练,笔触细腻,一首年终小结,既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词的执着追求,给人以极大的鼓舞。锤字炼句方面还得下苦功。

15.采桑子·集体回娘家前奏
刘火英
族兄共议遨姑女,全体回家。同话桑麻,欢聚华堂品酒茶。   群中姐妹心欢喜,练唱喉沙。排舞成花。 祈盼年初艳装奢。  
徐延虹简评:
首句“遨姑女”是“邀”;尾句“装”字应仄;结句“奢”字,尚需细推敲。
16.采桑子·贺黄总甲辰冬至翌日新居鸿发
词/卢江明
隆冬时节迁新宅,新百渠边,锣鼓喧天,舞动雄狮豪宅前。    隆隆炮响添欣喜,客满庭园,丰盛佳筵,祝福丁添福禄全。  

17.采桑子· 冬晨漫步
词/卢江明
银川滚滚源头觅,松树峥嵘。芒絮飘轻,放眼荣枯凄鸟声。    东方暖日平湖照,水汽浮升。渔艇归程,旖旎风光百感生。  
徐延虹简评:
《冬晨漫步》上阕描绘作者在一个冬天的早晨,于漫步时所见之景。起句描写作者对自然之源的探寻。“松树峥嵘、芒絮飘轻”描绘了冬日特有的景象,而“放眼荣枯凄鸟声”则传达了冬日清晨寂静的凄凉之感。
下阕转而描绘了一幅冬日暖阳下的湖光山色。东方暖日照亮了平静的湖面,水汽升腾,渔艇归程,这些景象构成了冬日里的一幅旖旎风光,引发了作者内心的诸多感慨。
作品立意不太明确,是单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生活变迁的感慨吧。词作语言简洁,给人以太多的思考的空间。

18.采桑子·冬晨
词/麦杏清
冬晨窗外寒霜降,高树迎风。叶舞长空。花鸟相依映水中。    池塘柑蔗鲜嘉果,蛙跳青丛。鸭啄泥虫。犬吠鸡鸣伴日红。

19.采桑子·冬至
词/麦杏清
喜迎佳节精神爽,煮酒烹羊。万户飘香。游子归心欢若狂。    一年一度团圆日, 欢聚华堂。 小酌琼浆。 漫品人生夜未央。  
徐延虹简评:
词作上阕用“喜迎佳节”点明了节日氛围,接着通过“煮酒烹羊”和“万户飘香”描绘了家家户户庆祝冬至的情景。而“游子归心欢若狂”则表达了外出的人们对回家的渴望和喜悦。
下阕进一步强调了团圆的重要性和对家人团聚的珍视。而“小酌琼浆”和“漫品人生夜未央”则反映了作者在节日之夜,对人生的思考和品味。
作品立意在于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团圆的喜悦。其语言流畅,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年一度团圆日”欠妥。

20.采桑子· 舞蹈春雨
文/朱雪霞
青衣绿伞翩跹舞,翠袖轻飘。裙脚飞翘,款步轻移扭细腰。    花容俏貌仙姬羡,阿娜魂销。妙漫难描,老太古稀更娇娆。  
徐延虹简评:
《舞蹈春雨》上阕首句:形象地既点明了时节,增添了舞蹈的意境。“翠袖轻飘、裙脚飞翘”动感十足,轻盈和美,而“款步轻移扭细腰”则生动地展现了舞者的身姿。
下阕进一步赞美了舞者的容貌。用“阿娜魂销”来形容其舞姿的迷人。结句“老太古稀更娇娆”则出人意料地,将舞者的年龄暴露,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也展现出老当益壮的精神。
其立意是通过舞蹈,对生命活力的赞美。强调无论年龄如何,都应该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舞者的优雅和青春的活力。
结句的“古”字应平。

21.采桑子·学写诗词有感  
李青松  
初航诗海深无比,韵浪浮沉。律桨涛侵,平仄含糊费力斟。    历经师友心倾注,教案如金,情景勤寻,灵舵轻操佳句吟。      
徐延虹简评:
作品上阕:描绘作者初学诗词时的感受。“诗海深无比“比喻了诗词艺术的博大精深,“韵浪浮沉”“律桨涛侵”则形象地表达了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接着用“平仄含糊费力斟”描述了在创作中对音律的把握和斟酌。
下阕描述,在师友倾心指点和教案的帮助下,诗词创作水平提升。表达了作者对师友指导的感激之情。结句的“灵舵轻操”意指在创作中不断探索和精进的态度。
作品立意:是写自己学习诗词的心路历程,传达了诗词创作的艰辛与乐趣,以及对师友指导的感激之情。强调学习诗词的过程既是挑战也是享受过程,需要耐心和努力。词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是首不错的作品。

22.采桑子· 青秀山同乡迎新健步行
文/蓝玉兰
冬阳暖照迎新岁,阔步轻歌。微汗沾罗,一路欢声入绿波。   乡情未改心犹壮,流景如梭。志比山河,康健长留乐更多。  
徐延虹简评:
作品上阕:描绘冬日的阳光照耀下,作者与同乡在青秀山健步行走的情景。“冬阳暖照”“阔步轻歌”营造了一种温暖而欢快的氛围,“微汗沾罗,一路欢声入绿波。”则将活动的场景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增添了诗意。
下阕描写,对乡情的深厚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流景如梭”则比喻时间的流逝,“志比山河”则展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对健康和快乐生活的向往吧。
作品立意:是描绘迎新年的健步行活动,强调乡情的力量、生活的美好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整体来说,前片脉络很清析,句子也顺畅,但到了后片就偏了航线,“志比山河,”这句用得有点唐突。
23.采桑子·美丽乡村感赋
文/农延华  
乡村美景迷人醉,遍地芬芳。满目风光,别墅云楼竞亮堂。    中枢政善民心乐,国富兵强,万众安康,喜看神州永盛昌。  
徐延虹简评:
词作开篇即描绘了乡村的美丽景色,用“迷人醉”和“遍地芬芳”形象地表达了乡村的自然风光之美。接着 “满目风光,别墅云楼竞亮堂。” 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建设成果,别墅和云楼的出现象征着乡村的现代化和小康生活水平。再用“中枢政善民心乐,国富兵强。”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国防强大的赞赏,“万众安康,”体现了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结句“喜看神州永盛昌。”点明了作品的主旨,即作者对国家未来繁荣昌盛的喜悦和期待。
作品立意高远,通过对乡村美景的描绘,反映了国家政策的成效,表达对乡村建设、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等方面的赞美,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修辞手法不错,是首充满正能量的佳作。
24.采桑子·冷冬
词/龙启孟
梅花熬骨枝头俏,露洗群峰。雪压青松,寂静林间烟雾浓。    清晨远望霞光暗,寒气汹汹。冻坏媪翁,煮酒围炉卸冷冬。

25.采桑子· 相约大安
词/龙启孟
城乡美化今非昔,房屋新潮,锦簇含娇,流水淙淙绕古桥。   邀朋约友大安聚,欢度良宵。共赏花妖, 把酒同吟宋韵描。
徐延虹简评:
《相约大安》上片描绘平南县大安古镇城乡变化后的新景象,用新潮的房屋、锦簇的花朵和古桥流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下片描写,邀请朋友到大安相聚,共度良宵。在这美好的夜晚,和友人一起赏花斟觞,咏宋吟唐,享受文学艺术的熏陶。
其立意是,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的词作。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大”字应平,但特定地名可放宽。)

26.采桑子· 新年祝福
词/龙福芝
新年起点同欢乐,喜笑盈盈。再踏前程,创业兴家万事成。   中枢号召三胎好,财发添丁。兰桂香馨,总望孙贤代代兴。  

27.采桑子· 话昔日说稀年
词/龙福芝
艰辛创业当年事,拼搏心红。不富还穷,稀饭粗粮填肚空。   老来弄墨诗词乐,习作平庸。对仗非工,转合难成改几重。
徐延虹简评:
作品上阕:回忆起自己当年艰苦创业的经历,表现出不畏艰难、奋发向前的精神。用 “稀饭粗粮填肚空”来描写过去生活的困苦。
下阕:“老来弄墨诗词乐,习作平庸。”作者自嘲自己晚年仍然在进行书诗创作,但作品平平无奇。“对仗非工,转合难成改几重。”通过对自我批评,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谦虚和自嘲。
其立意是:通过回忆过去和自嘲现在,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词作以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运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词意更加鲜明,具有很好的欣赏价值。
28.采桑子·秋雁
词/黄学文
斜阳漫步鸣秋雁,鹤唳悲悠,夜色幽幽,北极南飞追暖流。   朔风驱赶情难弃,塞外寒丘。栖迹何求,故地虽休意未休。  
徐延虹简评:
《秋雁》以雁南飞为线,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上片通过斜阳、雁鸣、鹤唳和夜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悠远的氛围。下片“塞外寒丘”描绘了边塞地区的荒凉, “栖迹何求?”表达了诗人对秋雁的疑问,他们为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停留,追求人就什么呢?也许 “何求”则是对他们内心追求的探究吧。
其立意是通过描写秋雁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在秋天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浓烈。
整体来说,在造句炼字方面还得下苦功。如“朔风”通常‌是指冬天的风、北风,寒冷而猛烈。而此作的主题是《秋雁》;还有,结句的“故地虽休意未休。”也表述不清。
29.采桑子·岭南文友会赞
文/黄柱新
悠扬诗韵传龚邑,翰墨凝华。妙笔生花,描绘河山映彩霞。    岭南文友如云集,无论谁家。也写桑麻 美化家园诚可嘉。
徐延虹简评:
词作上片:描绘了岭南文友会的盛况,诗韵悠扬,翰墨飘香,展现了文友们的文学才华,并赞美了文友们的创作能力,用“妙笔生花”来形容他们的诗文丰富多彩。
下片:形容会里文友众多,不分彼此,共同为岭南文化贡献力量。肯定其成绩,他们不仅关注大山大水,也关注日常生活小桑小麻,致力于美化家园,这种精神值得赞扬。
作品立意是,赞美文会如家,也表达了作者对文友们的敬意,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岭南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词作语言通俗易懂。
**********************
陈辉豪评:
这是一首充满热情和赞美的词作,以明快的语言、流畅的节奏展现了岭南文友会的文学风采和积极意义。全词主题明确,情感真挚,语言通俗易懂,没生造晦涩之词语,格律正确,用韵和谐。虽然有些词句带有口语化,如“无论谁家,也写桑麻”。但作为一名新学写词的人来说,有这样的词作水平,已是不错了。今后在组词炼句上多下工夫,提高会更快。
30.采桑子•冬日游华南国家植物园
词/蒙德华  
窝居闹市空气浊,去寻清源。路上人喧,初到华南植物园。   阳光惬照和风拂,绿植星繁。异宝生根,椰耸枫红藤作藩。
陈辉豪评:
这首词以作者在闹市中寻找清新为切入点,描写冬日游植物园的见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远离喧闹的向往之情。
    上阕:首句“窝居闹市空气浊,”点明因闹市中空气污浊而不适,是出游的原因。“去寻清源”表明出游目的是找个清新之处。“路上人喧”是写路上热闹情景。最后以“初到华南植物园”为伏笔,引出下阕的植物园情景,过渡自然。
下阙:着重描写植物园景象。“阳光惬照和风拂,”描写温暖和煦的天气,营造舒适氛围。“绿植星繁”表明植物品种繁多。“异宝生根”强调植物珍贵独特。结句“椰耸枫红藤作藩”则是对具体植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植物景象图。
  全诗主题明确,层次分明,语言简洁,情景交融。韵律也还和谐。美中不足是首句“气”,二句“寻”出律。
“根”字出韵,“惬照”略感生涩。
31.采桑子·题岁寒三友
文/周胜硕
(一)    松   
深山幽谷依然傲,根扎岩中,气贯苍穹,雪压霜欺照郁葱。    画中总见松针雅,隐匿仙踪,摇荡清风,相伴云霞栖鹤鸿。  
(二)    竹     
粗生贱长何曾贱,节节虽疏,叶叶相扶,雨打霜侵志不渝。    腰身坚翠存清雅,能做笙竽,善吐音符,吹走忧愁尽乐娱。  
(三)    梅     
朱红点点枝头绽,散发幽香,自设华章,有料何妨着素妆。    风前独放迎春信,纵对荒凉,照样安祥,不与群芳争暖阳。  
徐延虹简评:
1.《松》上片描绘,松虽生长在深山幽谷之中,依然傲然挺立,根深扎于岩石,气势磅礴,直冲云霄。即使面对雪压霜欺,也依然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下片“画中总见松针雅,隐匿仙踪,摇荡清风……”则从视觉和听觉上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形象。松针雅致,仿佛隐藏着仙人踪迹,随风摇曳,与云霞为伴,鹤栖树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2. 《竹》上片:从描绘竹子的生长形态入手,指出竹子虽然外表看似粗贱,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接着写其内在坚韧,不惧风雨,大气磅礴的特征。赞其清雅高洁的品质,和抱团互助精神。然后,将竹子与音乐联系起来,赞美其作用,可作乐器,并通过音乐传递美好,给人间带来欢乐。
3.《梅》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高洁、坚韧、独立和安详品质的推崇。
《采桑子•题岁寒三友》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对松、竹、梅的赞美,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畏艰难的精神。词作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当今词坛的上作。

32.采桑子·    
词/赵少辉
雌雄异树花依序,卵叶缘枝,厚裂灰皮。桑椹殷红紫熟时。   根枝果叶皆成药,肝火能医。肺燥能医,桑养蚕虫产茧丝。
陈辉豪评:
这首词描写桑树的特征和用途。
    上阕描写桑的特征。“雌雄异树”“卵叶缘枝。厚裂灰皮,桑椹殷红紫熟。”,通过这些简洁的词语把桑树的外貌特征刻画得迫真详尽。
    下阕描写桑的用途。“根枝果叶皆成药”是总写桑全株都可入药。“肝火能医,肺燥能医”是具体写其功能。“桑养蚕虫产茧丝”则表明桑不仅是药,还能养蚕,生产蚕丝。
    全词主题明确,层次分明,语言简洁明了,韵律和谐,是一篇科普性好词。
33.采桑子· 迎新年
词/温家玲
新年将至心欢乐,喜气盈盈,炮竹声声。寒尽春来暖意生。   辰龙归去不留憾,细数繁荣,梦想无停。国粹弘扬又启程。  
陈辉豪评:
《迎新年》是一首充满喜庆氛围且具积极向上精神的词作。较好地迎合新年主题,展现了作者对新年的期盼与展望。
主题明确。整首词都紧紧围绕“迎新年”展开。上阕从新年将至时的欢乐心情写起,接着以“喜气盈盈,炮竹声声”等简洁的语言描绘新年的热闹场景,并直抒作者的喜悦心情。
   下阕:“辰龙归去不留憾,细数繁荣。表达了对过去一年的回顾。最后“梦想无停,国粹弘扬又启程”则是对未来的憧憬。表达了作者逐梦不断,在弘扬国粹的征程上更坚定信心。
    全词主题明确,情感丰富,语句通俗易懂,韵律和谐。但意象不够丰富。对过去的繁荣和新年的梦想描述较笼统。
“不”字出律,
34.采桑子· 赞同和官垌谭财荣立二等功
词/郑桂莲  
同和官垌谭家子,前线冲锋。战绩无穷,立下辉煌二等功。  今朝衣锦还乡喜,锣鼓声隆。 威振家风,耀祖光宗万众崇。  
陈辉豪评:
这首词主题鲜明,以谭财荣立功并衣锦还乡为主题,歌颂谭的英勇事迹以及其荣归故里所带来的荣耀,充满了对英雄人物的赞扬之情。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全词采用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毫不掩饰地表达对立功人士的赞美,使情感表达得直接而强烈。语言简洁明了,并带有一定的口语色彩,通俗易懂,韵律和谐,使朗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作品的亲切感和生活气息。对一个初学填词者来说,能有这样的作品已是很不错了。
35.采桑子·迎接蛇年
词/黄锦葵
龙游蛇现新年到,恭祝绵绵。 喜笑连连,群众齐庆欢似仙。  国强民富为天大,歌舞蹁跹。锣鼓喧天,颂我中华世界前。   
陈辉豪评:
这首词描写迎接新年的喜庆情景,表达了对新年的祝福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歌颂之情。欢快而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和对国家热爱与自豪。
    上阕写新年的欢乐。下阕则由新年的欢庆上升到对国家的赞颂。“国强民富为天大”点明了国家富强是最重大的事情。结句“颂我中华世界前”升华了主题。
    全词主题明确,语言通俗易懂,是首有积极意义的词作。但组词炼句尚欠火候,个别词语稍显生涩,个别句子还欠流畅。如:“龙游蛇现”是想表达龙年过去了蛇年到来了,但“游”不表示过去了,是词不达意,换成“蛇来龙隐”或“龙藏蛇舞”,表述就准确些了。还有结句意思也不够流畅,改成“颂国繁荣史无前”会好些。再有第四句“庆”字是仄声,应用平声,此句改成“群众欢欣乐似仙”就好了。
36.采桑子·咏菊
词/温小英
不随桃李争春色,独爱秋光,绽放金黄,朵朵浓妆溢蕊香。
此君乃是花中杰,敢斗寒霜,傲骨方刚,笑对红尘岁月长。
    陈辉豪评:
《咏菊》通过对菊花生长特性、姿态、品质的描写,赞美了菊花不随波逐流,不畏严寒,敢于展现自我的精神。首句“不与桃李争春色”,表明菊花不象桃李只在春天争着开,争抢春天的美好时光。“独爱秋光”突出了菊花的高洁坚韧,不趋时的品质,点明了菊花的开放时间。给人以稳重之感。
    全词主题明确,立意清晰,语言流畅,层次分明,韵律和谐。略嫌情感挖掘不够深刻,创新性不够。
37.采桑子·冬至
词/温小英
    旅居酒店逢冬至,凛冽风霜,寒意侵窗,冷枕孤眠恨夜长。去年节景频频现,家中高堂,儿子君郎,团聚欢颜共举觞。
中字出律。
38.采桑子•欢度元旦
文/李炳南
履端举国齐欢庆,岁月巡回。运起风雷,万里江山锦绣堆。   千村壮丽呈新貌,种养成材。样样娇哉,沐浴阳春遍地来。
陈辉豪评:
词作通过描写元旦的欢乐气氛,歌颂祖国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上阕首句写,全国都欢庆元旦。“岁月巡回,运起风雷,”表示人们欢欣鼓舞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好运就像风雷一样雄大。“万里江山锦绣堆”表示祖国的山河像锦绣堆一样壮丽。
    下阕写农村新貌。“千村壮丽呈新貌”表示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伟大决策下,乡村到处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种养成材,样样娇哉”表示农村通过种养获得财富,其它样样都发展得很好。“沐浴阳春遍地来”可能是表示到处春光明媚。
    全词主题明确,韵律也和谐。但组词炼句尚欠火候,有些略显生涩牵强。如“种养成材”应是“种养生财”。结句改为“明媚春光遍地来”会通顺些。另外,标点符号也要注意写正确,现在更正了。上、下阕用了不同韵部,上阕用第三部,下阕用第五部。
——————————————
39.与容县文友游明珠楼
文/卢江明
明珠楼上望波流,容县骚人共一游。
打卡西江冬日景,千般情趣满龚州。
  
40.冬月十二夜闻会中几名诗人雅聚有感
文/陈辉豪
寒星点点映琼卮,雅士高吟恨聚迟。
诗韵悠悠千载续,风流恰似盛唐时。

41.明珠楼影
文/莫芸
凤女情怀比院深,香丝系日伴弦琴。
期君摆上几杯酒,半靠珠台半漫斟。
   
42.平南白马双英之梁嵩状元                  
文/徐剑成  
御试扬名岂荔枝?才情未负政声驰。
终谙圣意危如虎,便晓朝堂难赋诗。
遂愿乡心催白马,倚门孤影叹亲慈。
文光射斗千秋诵,濠水河边落叶悲。
        

43.平南白马双英之袁督师                   
文/徐剑成  
辽事烽烟春又秋,孤城独守倚危楼。
铁衣每见征尘满,冷月犹知强敌愁。
最怆朝堂深莫测,忍看碧血尽东流。
英雄末路谁人问?未勒功名梦已休。
  
44.冬至祝福
文/赵袖荣
欣逢冬至祝安康,保健驱寒体自强。
茶酒诗歌欢盛世,开心来日更方长。

46.龚南会易老师
文/陆路
依稀五载寻常见,唱和低吟百度闻。
正是龚州风景好,欣然雪后又逢君。

47.次韵易总《六陈钵儿粿》
文/陆路
莫笑农餐不入流,干肴万馔味难收。
山重水复流连客,一到陈乡少一愁。

48.冬至节感怀
文/赵炳乙
欢庆龙年冬至节,男女老少乐笑容。
千村万户汤圆煮,品尝香甜暖心胸。
小康生活过得好,党恩牢记在脑中。
团结合力圆国梦,华夏強盛世称雄。

49.好友新居贺赠
刘汉波
时逢盛世入华堂,高照吉星神采扬。
少似芝兰姿逸秀,老如松鹤福绵长。
妻贤夫义家门旺,子孝母慈基业昌。
共筑山村奔富路。新居万代乐安康。

50.冬至感怀
文/刘火英
甲辰冬节暖如春,游子诚心陪至亲。
高速动车遥路顺,家人团聚享天伦。

51.易仲荣总顾问衣锦还乡
文/郑桂莲
一路观光一路歌,龚州走遍汇诗河。
荣归梓里访亲友,雅韵悠悠赞语多。


52.老年大学喜迎元旦暨二四年教学成果展演
文/郑桂莲  
庆祝元辰掀热潮,老年大学展妖娆。
琴棋书画醉人目,狂舞欢歌胜凤韶。
绿女娉婷舒广袖,红男倜傥唱歌谣。
欢欣盛世民安泰,喜迓新年乐舜尧。
  
53.冬至见闻有感
文/李青松
冬至丹灵拨冷霜,他乡游子返家忙。
挤车自驾途千里,为慰围炉满一堂。
注:丹灵指太阳  

54.冬日漫步
文/黄柱新
寒风凛冽袭身来,路过西园花未开。
但信终须春日暖,桃红带笑似香腮。


55.百年劣根,觉醒那代最痛苦
杨三
苟延百载岂无因,劣性如磐倍积尘。
积习难消穷巷陋,此心未醒故园春。
寒云惨惨迷归处,暮霭沉沉误小民。
狭隘难容天地阔,吹虚空惹是非频。
未思撑托子犹倦,不置存储路倍辛。
运至穷途多困厄,时临绝境少情真。
几世迷糊皆有悔,一朝觉醒更伤神

56.望仙回
文/黄献光
欲赴归财宴,谁知心愿违。
思亲情切切,怀土梦依依。
遥想乡关里,亦知灯火晖。
片言如可寄,应慰引身颀。  

57.岁暮吟
文/黄献光
天涯何处是,遥远望无边。
好梦飞寰宇,芳心遨大川。
路岐偏自怯,人事几时圆。
荏苒光阴里,须臾又一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桂ICP备14002192号 )

千秋心缘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5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