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切换风格 注册 找回密码

千秋心缘

查看: 1735|回复: 0

2016年146期: 薪尽火传 、飞鸿雪爪、东门黄犬

[复制链接]

1839

主题

6741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19080
金钱
70131
贡献
18712
发表于 2016-12-17 08: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语】 薪尽火传
【拼音】 xīn jìn huǒ chuán
【解释】 薪:柴草也。尽:完结,终止,达到极限。火:物质燃烧时发出的光和焰。传:递也。全句意思是: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形容:
一种好的精神和品质可以代代地传下去。   
【出处】 《庄子·养生主》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示例】 1.“风流云散,贤豪才色总成空;薪尽火传,工匠市廛都有韵。”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2.她在日夜不停地写诗,最
近准备她还想整理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作一番总结并出一本诗集,以便薪尽火传,嘉惠后人。
【近义】 薪烬火传 衣钵相传
【反义】

————————————————————
【成语】 飞鸿雪爪
【拼音】 fēi hóng xuě zhǎo   
【解释】 飞鸿:飞行的鸿雁,(也比喻音信)。雪爪: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全句形容:往事遗留的痕迹。  
【出处】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例句】 “浮世飞鸿雪爪,故山乱叶茅庵。”清·陈维崧《风入松·纳凉》。
【近义】飞鸿印雪
【反义】
【故事】
宋朝时期,苏轼与苏辙兄弟曾在渑池一寺院住过,与寺院老和尚关系很好,并在寺内墙上题诗。后苏轼故地重游作《和子由渑池怀旧

》诗大发感慨:“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成语】 东门黄犬
【拼音】 dōng mén huáng quǎn
【解释】 东门:(复姓)也指宅居东边的门。黄犬:指晋 陆机的黄耳犬,为信使的代称。全句形容: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出处】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例句】 “黄犬”
【近义】 东门逐兔
【反义】
【典故】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
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辩,有功,实无反心,幸得上书自陈,幸二世之寤而赦之。李斯乃从狱中上书曰:「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地之陕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脩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彊。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脩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罪六矣。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赵高使其客十余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覆讯斯。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奏当上,二世喜曰:「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及二世所使案三川之守至,则项梁已击杀之。使者来,会丞相下吏,赵高皆妄为反辞。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1]  

关于“黄犬”为信使出处有下例之多:
晋陆机的黄耳犬,机有犬曰黄耳,曾为机长途传递书信。事见晋祖冲之 《述异记》。后遂以“黄犬”为信使的代称。
“黄犬”本是晋代陆机所养黄狗之名。据《晋书》记载,陆机客居京师,很久未见家信,就对黄犬说:“汝能赉书取消息否?”“犬摇尾作声以应”,
机即写家信,封于竹筒中,寄犬颈下,“犬寻路南走,遂至其家,得报还洛。其后因以为常”。

宋代尤袤《全唐诗话·僧灵澈》 “青蝇为吊客,黄犬寄家书。”

苏轼《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诗: “寄食方将依白足,附书未免烦黄耳。”

元代王实普《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 “不闻黄犬音,难得红叶诗,驿长不遇梅花使”。这位信使多用来传“家信”。寄托恋土思乡之情。“动物信使”的存在,反映了几千年中国社会“通信难”的事实。

宋 秦观 《别程公辟给事》诗:“裘敝黑貂霜正急,书传黄犬岁将穷。”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 “越越的青鸾信杳,黄犬音乖。” 明 单本 《蕉帕记·备聘》:“佳兆托红鸳,好信凭黄犬。”
  
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

王安石任宰相时,当时潮州(当今的广东)有位文人去拜访王安石,并要求王安石为他改诗,原诗是这么写的“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
安石一看这诗就笑了,明亮的月亮怎么会叫呢?黄狗怎么能卧在小小的花心上呢?于是他提笔将这两句词改为了“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
于情于理,那位潮州人看后笑笑,一言未发。
后来,他游历南方,发现南方有一种鸟叫“明月”,叫声婉转动听;有一种昆虫叫“黄犬”,常在花心飞来飞去。王安石这下才明白,那两句诗
是对的,而他给人家改错了[1]  。
【资料来自网络千秋整编】
首发网站:千秋心缘
网址:
http://www.qqxy99.com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 ( 桂ICP备14002192号 )

千秋心缘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5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